第三章 基督徒的行为(第21/21页)

基督徒常常辩论这个问题:引导基督徒回天家的究竟是善行还是相信基督?对这样的难题我确实无权发表意见,但在我看来,问这个问题等于问一把剪刀的哪一片最必不可少。唯有道德上的认真努力才会让你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唯有相信基督才会让你在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时不至绝望,相信基督就必定会有善行。有两种假冒的真理,一些基督教徒曾指责不同的教派相信它们,这两种假冒的真理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真正的真理。据称,有一派基督徒说:“唯有善行才是最重要的,最美的善行是慈善活动,最佳的慈善活动是捐钱,捐钱的最佳去处是教会。所以,交给我们一万英镑,我们就帮你脱离苦难。”当然,对这种鬼话我们的回答是:抱着这种目的,认为花钱就可以进入天堂,这样的善行根本不是善行,只是商业投机。据称,另一派基督徒说:“唯有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有信心,干什么都无妨。继续犯罪吧,小伙子,好好享受,基督会保证最终一切都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影响。”对这种鬼话我们的回答是:你若说自己相信基督,却毫不在意他的教导,那就根本不是相信。你没有相信基督、信靠基督,只是理性上接受了一种有关基督的理论。

圣经出人意料地将信心和善行放在一个句子中,好像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句子的前半部分是:“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看上去好像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和我们的善行。但是,后半部分接着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看上去好像一切都由上帝来做,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在基督教中碰到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形。我对此虽有些不解,但并不感到惊讶。瞧,我们现在极力想弄明白的是:上帝和人在一同工作时,上帝做些什么,人又做些什么。我们极力想把二者区分开来,使二者分属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当然,我们一开始就认为这像两个人合作,你可以说:“他干了这点,我干了那点。”但是这种观点行不通,因为上帝不是那样,他既在你之外又在你之内。即使我们能弄明白谁做了什么,我想人类语言也无法恰当地表达。在试图将它表达出来时,不同教派的说法可能不一。但是你会发现,即使那些极力强调善行的人也会告诉你:你需要信心;即使那些极力强调信心的人也会告诉你:要去行善。无论如何,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如果我说,基督教虽然乍一看讲的全是道德、责任、律令、罪责及德性,它会引导你继续向前,超越这一切,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我想所有的基督徒都会赞同。在那个境界,我们瞥见了一个国度,其间的人们不谈论这些东西,也许只拿它们开开玩笑。在那里,每个人都充满着我们所说的善,如同镜子充满亮光。但他们不称之为善,不给它冠以任何名称,也不考虑它,他们都忙于观看它的源头。在这里,信仰之路已差不多越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没有谁能看得更远。当然,有很多人看得比我要远。【欢迎加入罗友书社,微信:15535237487,得到APP,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海量精彩好书分享】

[1] 参见《马太福音》18:3“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译注

[2] 参见《马太福音》25:1—13中“十童女的比喻”。十个童女拿着灯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另五个是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了油。——译注

[3] Guts的意思是“勇气”、“胆量”。——译注

[4] 参见《马太福音》7:12。——译注

[5] 参见《彼得前书》4:15。——译注

[6] 参见《以弗所书》4:28。——译注

[7] 参见《马太福音》25:32-46。——译注

[8] 英国授予有杰出功勋的军人的勋章。——译注

[9] 德国纳粹政客,第三帝国第二号权势人物。——译注

[10] 指上帝。——译注

[11] 切斯特顿(1874-1936),英国作家、护教学家。——译注

[12] 参见《约翰福音》12:24“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译注

[13] 参见《以弗所书》5:22—24。——译注

[14] 参见《马太福音》6:12。——译注

[15] 参见《路加福音》3:14。——译注

[16] 参见《马太福音》7:22-23。——译注

[17] 参见《申命记》11:1。——译注

[18] 参见《马太福音》10:16“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译注

[19] 参见《腓立比书》2:12。——译注

[20] 参见《腓立比书》2:13。——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