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好(第18/47页)
“为了弄到这套书,我和别发洋行交涉,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好不容易让他们从英国邮寄过来,对方大概看透了我迫切需要的心情,开价两百美元,少一分钱都不卖。说是现在伦敦也只有这一套,绝对不可能让价。我对书的行情一无所知,觉得也是如此。最后一番讨价还价,勉强答应打九折,但是必须即付现金。”
“哎呀,这么贵的书。”
“不是一本,是一套十七本。”
“十七本书你全都带来,太辛苦了。这种色情的书,还带插图,要是被海关发现就很麻烦。当然可以装在皮箱里,可是重得很,提进来就够你受的,真不知道费了多少劲儿。这活儿,不多收点跑腿费真划不来呀。”
“爸爸,大人看的《一千零一夜》和小孩子看的完全不一样吗?”
听了高夏的一番话,勾起孩子朦胧的好奇心。他的目光一直偷偷瞟着父亲手里的书上的插图。
“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一千零一夜》本来是给大人看的,后来把其中孩子也可以看的故事抽出来编成书,这就是你现在看的。”
“那你的书里有《阿里巴巴大盗》吗?”
“有。”
“有《芝麻开门》吗?”
“有。你知道的故事都有。”
“看英文书不难吗?爸爸用几天才能看完?”
“爸爸不是全部都看,挑有意思的看。”
“可是爸爸看英文书,这就很了不起。我早就把英语忘得一干二净,除了做买卖,英语没别的用处。”
“你不知道,这样的书,谁都想看,哪怕是一边翻词典也要看,真不可思议。”
“像你这样的闲人才会这样,我这样的穷人没那工夫。”高夏说。
“听说你不是发大财了吗?”美佐子说。
“好不容易赚了一点儿,又赔进去了。”
“怎么回事?”
“美元汇率。”
“对了。一百八十美元是多少日元?赶紧给你,免得忘了。”
“算了吧。那是送给你的礼物。”
“别瞎说了,哪有这么贵的礼物。这本来就是我托你买的。”
“高夏,你送给我什么礼物?”美佐子说。
“瞧我全忘了,你上去一下好吗?挑好的送给你。”
两人一起到西式楼房二层高夏居住的房间。
七
“哎呀,真臭!”
一进房间,美佐子用袖子使劲扇动周围的空气,然后袖子捂着脸,急急忙忙打开所有的窗户。
“真臭。高夏,你现在还吃那个吗?”
“嗯,吃呀。不过,还一直吸这样高级的雪茄烟。”
“两种味道搅和在一起,变成一种怪味。真的,满屋子臭气烘烘。你弄得这么臭烘烘的,就别穿我们家的睡衣。”
“洗一下就没味道了。再说,都穿在身上了,脱下来还不一个样吗?”
刚才在院子里的时候,没有觉察出来。一进房间,他整整一个晚上关在屋子里吸雪茄、吃大蒜的呛人气味扑鼻而来。高夏的理论是:“既然住在中国,就必须像中国人那样使劲吃大蒜。只要吃蒜,就不会得地方病。”他在上海的时候,厨房每天都要做带大蒜的菜,不可缺少。他说:“中国人每天吃的菜都必须有大蒜。没有大蒜味的中国菜好像不是中国菜。”回到日本以后,身上总带着干蒜头,时常用小刀切几片包在糯米纸里当药吃,说是不仅对肠胃有好处,而且精力充沛,所以改不了。斯波要还开玩笑地说过:“高夏的老婆就是因为受不了这大蒜味才跑掉的吧。”
“求你了,离我远点。”
“你要嫌臭,捏住鼻子。”
说着,他噗地吐出一口雪茄烟,一手把差不多该卖给收破烂的磨损厉害的旅行箱提到床上打开来。
“啊,买这么多东西呀,简直就像绸缎铺的掌柜……”
“噢,因为这次要去东京……有没有你看得上的?反正背后又要说我的坏话。”
“能给我几块?”
“最好两三块吧……这个怎么样?”
“太素了。”
“这还嫌素气啊。自己不想想今年都多大了。老九章绸缎铺的掌柜说,这块料子适合二十二三岁的姑娘或者少妇穿。”
“那个中国绸缎铺掌柜的话,信不过。”
“虽然是中国人说的,可是那家店铺日本人常去,很了解日本人的喜好。我店里的那些人经常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