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姐姐出嫁(第4/5页)

“那就请再等等吧。我会在4月里把它整理好的。”

“你不想用彩带把它订缀在一起,做成一本漂亮的书吗?”

“是啊——不过,你别尽让我想一些好书,还是先想法对付一下明天的英语作文吧。”

然后两个人伏案对坐着,一边思考一边开始写春天的作文。

枝繁叶茂的侧金盏花被弃置在日照渐稀的庭院里,徒然地叹息着春色。

俗话说“好了疮疤忘了痛”,学年末考试的辛苦刚刚过去,剩下的便只是毕业典礼和升级的准备工作了。于是,校园内开始弥漫着恬静的花香……

一些性急而巨高年级有“干姐姐”的学生,已经辗转弄到了下一学年的教科书,正满面春风地浏览着二年级的国语课本。恰恰就是这种人在进入新的学期以后,不但没有体现出预习课本的功效,反而因失去了内心的紧迫感,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

直美的学校与教会女子学校不同,因为是公立的,所以,国语作为主要学科,难度很大。

在这种公立学校里,纪律严明,校风朴实,以勤勉为宗旨,因而与教会学校相比,那种所谓的“干姐妹”和“同性密友”式的交往并不那么招人耳目。

即使是校内的信件来往,也完全奉行的是秘密主义。对于“于姐妹”,尽管大家都装出一无所知的天真样子,事实上却也相当盛行。

因此,学校笼罩在一层古板僵化的氛围之中。尽管才女辈出,但却缺乏教会学校那种浸润着浪漫色彩的明朗空气。

与出嫁的姐姐那种抒情的性格相反,直美属于勇敢好胜而又富于理性的另一种性格。

之所以选择公立学校,也是缘于直美自身的爱好。如果选择姐姐英子的母校,她原本是可以轻而易举就入学的,但她却特意接受了竞争倍率为7比1的选拔考试,并以第11名的成绩跨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可见她也是才女中的一员。

而且她对交往的朋友也是精心甄选,所以,亲密的伙伴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优等生。

在习字课以前,安子递给了直美5张半纸①说道:——

①半纸:习字、写信用的日本纸,长24厘米、宽34厘米左右。

“森,这儿把半纸还给你。去文进堂里看了看,没有不久前你借给我的那种半纸呐。就请用这种所谓的改良半纸①凑合一下吧。”——

①一种改良过的半纸。比以前的半纸更白更薄。

因为安子前不久忘了带纸来,直美就把自己的纸借给了她用。

“哎,不要紧的。”

“不过,没准我还会找你借的。那么好的半纸,你是在哪儿买的呢?”

“那种纸我家多的是。可能是姐姐为了练书法囤积在家里的吧。”

“那纸特好写,可以让墨恰到好处地浸在纸上。而旦,纸的颜色有点发黄,即使字写得蹩脚一点儿,也能够遮丑,所以你能借给我,我真是太高兴了。”

“是吗?既然你那么喜欢,就把我的换给你吧。”

“真的?那我就把誉写时所需的纸张也一并算上。”

“我呀,正好有一个要用改良半纸来拓写的图案呐。如果用这种半纸的话,纸张太厚,分明拓不下来。”

说着,两个人交换了5张半纸。

钟声敲响了。蓄着胡髭,身体微胖的石田老师手拿一支很大的毛笔走了进来。

大家都比较喜欢习字课。

老师拿着红笔,到学生们的课桌中间巡视一周之后便算是万事大吉了——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便只是站在讲台的桌子边,翻开一本古老的文字书聚精会神地阅读着。

只要学生们不是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老师是不会抬起头来斥责学生的。所以,这是一段平静而惬意的时光。

好一阵子都只能听见四面八方的学生们在研墨的声音。

讨厌习字的学生整整一个小时都在为朋友磨墨,而自己却一个字也不写。

而冒充风雅的一帮人却用字帖上所没有的我字体草书抄写着和歌之类的东西。

“与谢野晶子①女士的诗笺上写着一手纤细而漂亮的字呐,我喜欢极了——

①谢野晶子(1878-1942),日本著名女歌人。代表作有《乱发》、《春泥集》等。

“喂,你有那诗笺吗?”

“尽管不是我的,但它挂在我母亲房间的墙壁上。上面是这样一首短歌呐。”

白色更布上

染着千只鸟

少女以此缝睡衣

胆敢当众披上身

那个学生只是拙劣地模仿着与谢野晶子的纤纤字迹,但写好之后却传到了其他两三个人的桌子上大肆炫耀着。

“喂,直美,你的毛笔是几号的?”

“3号。”

“能写小字吗?”

“能呀。不过,比起细笔,我倒是更喜欢用又粗又大的毛笔呐,总觉得把字写得大个大个的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