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第6/8页)

那年的秋天,三郎杀了一个人。他把一个玩伴从言问桥[9]上推了下去。没有直接的理由,是突然发作。发作起来就好像想要对着自己的耳朵放上一枪。被推下去的是豆腐店老板的小儿子。他掉下去时,细长的双腿在空中像鸭子似的挣扎了两三下,然后扑通一声落入水中。水面上的波纹顺流下去不到两米远,忽然从波纹中伸出一只手。那是一只握紧的拳头。那只手旋即又沉了下去。波纹逐渐破碎远去。三郎看到这些,立刻大声哭叫起来。人们围拢过来,看到三郎哭哭啼啼地指着的地方,马上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一个男人轻轻地拍着三郎的肩膀说,知道了,是你的小伙伴掉下去了吧,别哭,我们马上去救他,你做得很好。后来,人群中走出来三个水性极好的男人,竞相跳入水中,一边展示自己的泳姿,一边搜寻豆腐店老板的小儿子。由于三个人过于在意自己游泳的姿态,从而减慢了搜寻孩子的速度,结果最后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三郎什么感觉也没有,他还随父亲一起参加了豆腐店的葬礼,及至长到十一二岁,这个无人知晓的犯罪行为才令他开始感到备受煎熬。这次犯罪使三郎说谎的本领日渐纯熟。对别人说谎,对自己也说谎,目的只是为了将自己的罪行从这个世界上抹去,同时也努力从自己的心中抹去。长此以往,他渐渐变得张口就是谎话。

二十岁的三郎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老实、内向的青年。每当盂兰盆节来临时,他就叹息着向人讲起自己对亡母的思念,从而博得了邻居们的同情。其实三郎没见过母亲。他一出生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他甚至从未想过母亲。他说谎的技艺越来越高超。他常常为到黄村这儿来学习的学生们代笔写信,因为他最擅长向家长要钱。信是这样写的。开头必写谨启,然后是周围的景色云云,接下来是诚心的问候,如父亲大人无恙甚幸之类的,紧接着就进入正题。如果一开始写一大堆嘘寒问暖的话,然后突然就说请给我寄钱,这是最笨的写法。开始的一番嘘寒问暖会被最后一句生硬的要求彻底抵消,让人一看就知道居心不良。因此,要拿出勇气,尽早说出自己的需要。最好是要简明扼要。比如,现在我们私塾开始讲授《诗经》,课本如果在外面书店购买需要二十二圆,不过黄村先生考虑到学生们的经济情况,决定直接从中国订购,实际费用是十五圆八十钱。考虑到错过这个机会就会损失一些钱,所以我想从速提出申请,希望尽快寄来十五圆八十钱为盼。写完这些之后再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日常生活情况。比如,昨天我凭窗远眺,看见一群乌鸦在跟一只老鹰激战,场面十分壮观。还可以说前天去墨堤[10]散步发现了一株奇异的野花,花瓣像牵牛花,远看小如豌豆,近看颜色偏红,因为十分罕见,所以我连根拔起,拿回来移栽到花盆里。就这样,仿佛忘记了请求寄钱的事情,一封信写得非常自然。尊父收到这封信会感受到儿子平静的心境,并为自己心胸狭窄而感到羞愧,从而高高兴兴地把钱寄来。三郎写的信实际上就是收到了这样的效果。学生们争相请三郎代笔写信,或者请他口述。钱一寄来,学生们就请三郎出去玩儿,直至花得一文不剩。黄村的私塾渐渐兴旺起来。听到传闻的江户的学生们为了私下向年轻的先生求教写信的方法,都来黄村这里学习。

三郎又开始琢磨起来,像这样每天为几十个人代笔写信或口述内容实在不堪其烦,莫不如印出来吧。他考虑将如何向家长索要汇款编成一本书出版。可是,临要出版时他又想到了一个障碍。如果这本书被家长买去读过的话,那又会怎样呢?其罪孽深重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他不得不中止了出版这本书的计划,当然,学生们的极力反对也是原因之一。尽管如此,三郎出书的决心并没有改变。他决定出版当时在江户流行的诙谐小说。这样的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呵呵,尊敬的看官。小说基本都是插诨打科胡编乱造的内容,这与三郎的性格十分吻合。他二十二岁时,以醉鬼胡编先生的笔名出版了两三本诙谐小说,没想到卖得还不错。有一天,三郎在父亲的藏书中发现了一本自己写的诙谐小说的杰作《人间万事谎言是真》,于是随口问黄村,乱编先生的书好吗?黄村沉下脸说,不好。三郎笑着告诉父亲说,那是我匿名写的。黄村为了掩饰慌乱的神情大声咳嗽了两三下,然后像怕人听见似的低声问道,赚了多少钱?

杰作《人间万事谎言是真》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厌烦先生的性情乖戾的年轻人游戏人生的故事。例如,厌烦先生去花街柳巷游玩时,或者谎称自己是演员,或者装成一个大富豪,再不就摆出微服出游的贵人气派。他的伪装十分巧妙,那些阅人无数的艺妓和帮闲都毫不怀疑他的身份,最后就连他自己都确信这一切不是做梦,而是现实。他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一朝醒来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优。就这样,他快快乐乐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死去的那一瞬间,才又变回了一文不名的厌烦先生。这就是所谓三郎的私小说[11]。迎来二十二岁的时候,三郎的谎话已经通神,只要他谎称是这样,那么一切都变得像黄金般真实。在黄村面前他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孝子,在私塾里的学生们面前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花柳巷他就是团十郎[12]、某某贵人、黑道老大,他所做的一切都非常自然,看不出任何虚假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