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6/11页)
第三夜施洗者坐在岩石上身体扭来扭去,烦躁不安。他既不笑又不言语,只是痛苦地审视着耶稣,观察他的手、胳臂、肩膀和膝盖。看完之后摇了摇头,一语不发,鼻子在空中嗅着。在星光照耀下,他瞪得圆圆的眼睛一会儿绿,一会儿黄;夹着血的汗珠从黎黑的额头上涔涔冒出来。最后天破晓了,白色的黎明落到他们身上。他拉住耶稣的手,注视着耶稣的眼睛,皱起眉毛来。“我刚刚看到你从约旦河畔的芦苇丛里出现,径直朝着我走来的时候,”他说,“我的心像头小牛犊一样拼命跳着。你一定能想像到,当撒母耳(1)第一次看见红头发、没有胡须的牧羊人大卫的时候,他的心一定也是像我这样跳动的。是的,我的心就是这样怦怦跳着。但是心是肉做的,它喜爱肉体,所以我还不能相信它。昨天夜里我又观察了你,像初次相遇似的闻着你的气味,我就再也不能平静了。我看了你的手。那不是一双伐木者的手,弥赛亚的手。它们太柔软,太仁慈。这双手怎么能抡斧头呢?我看了你的眼睛。那也不是弥赛亚的眼睛——那里面有太多的同情。我站起身来,叹了口气。主啊,我低声说,你行事的办法总是隐晦的;你可以派一只白鸽来,燃起一把烈火,把世界烧成灰烬。我们注视着天空,期待着一道霹雷,一只雄鹰或是一只乌鸦——可你给我们送来了一只白鸽。怀疑有什么用?抵拒有什么用?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他张开双臂抱住耶稣,先吻了一个他的右肩,又吻他的左肩。“如果你就是我等着的那个人,”他说,“你可不是我期待中的模样。我拿着斧子,而且已经把它放在树根下,难道这些都白费了?要么就是爱心也会抡斧子?”他沉思了一会儿。“我无法判断,”最后他低声说,“我多半看不到结果就要死了。这没关系,这是我的命运,严酷的命运,但我喜欢。”他握了握耶稣的手。“去吧,祝你好运!去沙漠里同上帝谈谈。但是一定要快点儿回来,不要把世界丢下不管。”
耶稣睁开眼睛。约旦河,施洗者和受洗者,骆驼和人们的悲叹,像火焰似的闪烁了一下就都熄灭了。展现在他面前的仍是无垠的荒沙。太阳已经升高,发出灼热的光芒;地面的石块像烤炉里的面包冒着热气。耶稣觉得饥饿正在噬咬他的肠胃。“我饿了。”他喃喃说,看了看那些石块。“我饿了!”他想起一个善心的老太太有一次曾经给过他一块面包。多么香甜,简直像蜜!他想起每当他走过一个村庄时都有人送来蜂蜜、橄榄和枣。他又想起他们一伙人跪在革尼撒勒湖畔吃的那顿圣餐,摆在烤架上的一排鲜鱼在柴火堆上散出香味,接着是无花果、葡萄和石榴……他想起曾经吃过的所有美食,心情越发不能平静了。
他的嗓子干得快要冒烟了。世界上有多少条大河啊!所有这些河流流水终年不断,从一块岩石奔向另一块岩石,从以色列的一端流到另一端,直到最后消失在死海里——可为什么他连一滴水也喝不到呢?他想到这些大河,更加口渴了。他的脑袋一阵昏眩,眼睛模糊起来。两个狡猾的魔鬼化作两只小兔从火热的沙子里显形出来,用两只后腿站着跳舞。它们看见一个孤独地坐在沙漠里的人,高兴地叫着,向他跳过来。它们爬到他膝头上,跳到他肩膀上。一只兔子冰冷,像一泓清水;另一只温暖香馥,像一块面包。但正当耶稣伸出手想抓住它们的时候,两只兔子跳起来,一下子消失了。
耶稣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被饥渴从脑子驱走的事。上帝又回到他心中,他不再感到饥渴的煎熬了。他开始凝思该如何使世人得救。唉,如果上帝用爱来主持一切该多么好啊!上帝不是万能吗?为什么他不显示一次奇迹:触摸一下人们的心就叫它们都开花呢?每年一到逾越节,树木光秃的枝桠,草地,甚至荆棘丛不都是受到上帝触摸而生出绿叶来吗?如果有一天人们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心灵都绽放出花朵来,那有多么好啊!
他笑了。在他的思想里,世界已经变得花团锦簇了。那个乱伦的国王受了洗,灵魂净化了。他已经把他的弟媳希罗底打发走,叫她回到自己丈夫身边去了。大祭司和贵族们都打开自己的食品橱和箱笼,把衣食分给了穷人。穷人则又感到生活自由自在,埋藏在心里的仇恨、嫉妒和恐惧也都消散了……耶稣看了看自己的手。先驱给他的那把斧头也开了花;如今拿在他手中的是一支盛开的杏花。
这一天结束的时候,耶稣心里非常轻快。他一倒在石头上就睡着了。整夜的梦中他都听到流水声,小兔子围着他跳舞,一只潮湿的鼻子贴近他的身体。午夜,好像有一只豺狼走过来,在他身上嗅了一遍。这是不是一具倒毙的尸体?这头野兽站了一会儿,拿不定主意。耶稣在梦中觉得这只豺狼很可怜。他想把自己的胸口撕裂,叫它吃几口肉,但又控制住自己,没有这样做。他要把自己的肉留下来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