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1/11页)

“你的眼睛怎么是蓝的?”他终于问,“你不是中国人吗?”

莉迪亚眨眨眼:“我妈妈是美国人。”

“我以为棕色眼睛会胜出。”杰克一只手撑在她座位的头靠上,凑过去仔细研究她,好像珠宝商在观察宝石。莉迪亚觉得脖子后面非常不自在,她扭头把烟灰掸进烟灰缸。

“不总是这样,我猜。”

“我从来没见过蓝眼睛的中国人。”

只要她一抬头,就能看到杰克脸上的雀斑,虽然现在颜色变浅了,但没有消失——像她哥哥很久以前做的那样,莉迪亚也数了数:九颗。

“你知道你是这所学校里唯一不是白人的女孩吗?”

“是吗?我没意识到。”她在说谎。尽管有一双蓝眼睛,但她没法假装自己跟她们一样。

“你和内斯,你们实际上是米德伍德仅有的中国人,我敢打赌。”

“有可能。”

杰克靠回座位,抚摩着方向盘上的一个小凹陷。然后过了一会,他说:“那是什么感觉?”

“什么什么感觉?”莉迪亚迟疑道。有时候,你几乎会忘了这一点——你看上去和别人不一样。在教室、药店或者超市,当你听到铃声、掉下一盒胶卷或者选出一箱鸡蛋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一样,有时你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其他时候,你会发现,走廊对面的女孩在看你,药剂师盯着你,收银员也在盯着你,你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格格不入。他们的眼神仿佛带着钩子。每次站在他们的视角看自己,都会再次体验那种感觉,想起自己的与众不同。你一定见过电影《北平快车》里面的标志性形象——扛箱子的中国小工,戴着苦力帽,眼睛歪斜,牙齿突出,吃饭用筷子;也在操场上见过那些男孩对着同学指指点点——中国人——日本人——快看他们;在街上,大一点的孩子嘟囔着“ching chong ching chong”与你擦身而过,音量不高不低,刚好让你听到。女服务员、警察和公交车司机慢慢和你说话,尽量使用简单的词语,怕你听不懂。合照里面,你是唯一的黑头发,你的形象好像是从别处剪下来贴上去的。你会想:等等,她为什么在那里?又一想,原来“她”就是你。你低着头,想着学校、太空或者未来,试图忘记这件事,当时也确实能忘记,但是,总有人和事能够再次提醒你想起。

“我不知道,”她说,“人们都是以貌取人。”她看着他,突然愤慨起来,“就像你对我一样。他们自以为十分了解你,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杰克注视着方向盘中间的城堡标志沉默良久。他们现在永远成不了朋友。他讨厌内斯,根据她刚才说的话,他也会讨厌她。他完全可以把她踢出车外,扬长而去。然而,莉迪亚惊奇地看到,杰克从口袋里拿出烟盒递了过来。这是表示和解的礼物。

莉迪亚没想过他们会去哪儿,她也没考虑应该怎么向母亲解释晚回家的原因,她需要找个借口——想到这里,她得意地笑了一下——掩盖自己整个下午都和杰克在一起的事实,比如,她留在学校里做老师额外布置的物理题。她甚至都没有去想内斯知道真相后会是多么的震惊和焦虑。望着湖面的她,不会知道三个月后自己就葬身湖底,她接过杰克递来的香烟,就着他点燃的打火机,把烟头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