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3节(第2/4页)
裘莉亚二十六岁,同其他三十个姑娘一起住在一个宿舍里(“总是生活在女人臭里!我真恨女人!”她补充说。)不出他的所料,她在小说司管小说写作器。她很喜欢她的工作,这主要是管理维修一台功率很大但很不易伺候的电机。她并不“聪明”,但是喜欢动手,搞机器就感到自在。她能够介绍给你怎样创作一部小说的全部过程,从计划委员会发出的总指示到改写小组的最后润饰。但是她对成品没有兴趣。她说,她“不怎么喜欢读书”。书本只不过是要生产的商品,就象果酱或鞋带一样。
她对六十年代早期以前的事都记不得什么了,她所认识的人中,唯一经常谈到革命前日子的人是她八岁时不再见到的爷爷。她上学时是曲棍球队队长,连续两年获得体操奖杯,当过少年侦察队的小队长,青年团支部书记,最后参加了少年反性同盟。她得到的鉴定一直很出色。她甚至被送到小说司里的色情文学处工作,这是某人名声可靠的毫无置疑的标志,因为该处的工作就是为无产者生产廉价的色情文学。据她说,在里面的工作人员称它为垃圾场。她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协助生产象《最佳故事选》或《女学校的一夜》等密封寄发的书籍,无产者青少年偷偷摸摸地买去消遣,象买禁书一样。
“这些书写些什么?”温斯顿好奇地问。
“哦,完全是胡说八道。实际上都很无聊。他们一共只有六种情节,互相抄来抄去。当然我只是在管万花筒。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改写组。要我动笔可不行,亲爱的――水平不够。”
他惊异地获悉,除了头头以外,色情文学处的工作人员全是姑娘。他们所根据的理论是,男人的性本能比女人不易控制,因此更有可能遭到他们自己所制造的淫诲作品的腐蚀。
“他们甚至不要已婚的女人到那里去工作,”她还说。“一般总认为姑娘都很纯洁。这里却有一个不是那样。”
她第一次同男人发生关系是在十六岁的时候,对象是个六十岁的党员,他后来怕遭到逮捕便自杀了。“他干得很干净,”袭莉亚说。“否则,他一招供,他们就会知道我的名字。”
从此以后,她又有过好几起。在她看来,生活很简单。你想快快活活过日子,“他们”
――指的是党――都不让你快活,你就尽量打破它的规矩。她似乎认为,“他们”要剥夺你的快活,就象你要避免被逮住一样,是很自然的事。她憎恨党,而且用很粗的话这么说,但是她对党却没有一般的批评。对于党的理论,除非触及她的生活,她一概没有兴趣。他注意到,她从来不用新话,只有一两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流行的除外。她从来没有听到过兄弟会,不相信有这个组织的存在。任何有组织的反叛党的尝试都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她认为都是愚蠢之极。聪明人该做的事是打破它的规矩而不危及你的生命。他隐隐地想,在年轻一代中间不知有多少象她那样的人。这一代人是在革命后的世界中长大的,不知有别的世界,把党视为万世不易的东西,就象头上的天空一样,对它的权威绝不反抗,只是千方百计加以回避,就象兔子躲开猎狗一样,他们没有谈到结婚的可能性。这事太渺茫了,连想也不值一想。即使能有办法除掉温斯顿的妻子凯瑟琳,也没有一个委员会会批准这样一桩婚事。即使做白日梦,也是没有希望的。
“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你的妻子?”裘莉亚问。
“她是――你知道新话中有个词儿叫‘思想好’的吗?那是说天生的正经派,根本不可能有坏思想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个词儿,不过我知道那号人,太知道了。”
他就把他婚后生活情况告诉她,奇怪的是,她似乎早已知道了其中的主要环节。她好象亲眼看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一样,向他一一描述他一碰到凯瑟琳,凯瑟琳的身体就僵硬起来,即使她的胳膊紧紧地搂住了他,她似乎仍在使劲推开他。同裘莉亚在一起,他觉得谈到这种事情一点也不感到困难,反正凯瑟琳早已不再是一种痛苦的记忆,而成了一种可厌的记忆了。
“要不是为了这一点,我还是可以忍受的,”他说。接着他把凯瑟琳每星期一次在同一天的晚上迫着他象办例行公事似地干那件事的情况告诉她。“她不愿干这件事,但又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她不这么干。她曾经把它叫做――你猜也猜不到。”
“咱们对党的义务,”裘莉亚脱口而出。
“你怎么知道的?”
“亲爱的,我也上过学。在学校里对十六岁以上的姑娘每个月有一次性教育讲座。在青年团里也有。他们长年累月地这样向你灌输。在许多人身上大概生了效。但是,当然,谁也说不准;人人都是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