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皈依(第3/21页)
老驼子还没蹲稳,有个男人径自过来把他从门背后搀起来,亲切地说:“老哥,你是远客,又是庙上来的师傅,快请上坐吧!”一个戴眼镜看上去文绉绉的白面男人,已经提前给他让出一条凳子来,并客客气气地指着凳子说:“老人家,快坐这儿吧,一路上辛苦了!”老驼子有点受宠若惊,但直觉告诉他,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不像是本村的人,他身上有股城里念书人的气味。他疑惑之际,戴眼镜的男人已经拉他到凳子跟前,并轻轻摁着他坐下来了。老驼子这时又注意到,对方的手臂也是白白净净的,根本不像是常年下地受苦的人,这就更坚定了他先前的猜测。这时其他人也都坐好了,只有最先搀老驼子的那个中年男人没有坐,他站在地当间,头发灰白灰白的,像落上了一头鸟粪,他恭谨地冲四下里看了看,然后轻咳了咳了嗓子,开始说话:
“今天把大伙请过来,主要是为我那娃子的事,你们都知道我那娃子跑到外头也有些日子了,村子现在乱得很,成天里鸡飞狗跳的,万一娃娃这阵子冒冒失失跑回来,我就担心坏人算计他哩!所以请大伙来家里给拿个主意,看有啥法子,让这娃娃再避避风头?”
说到这,男人求助的目光向四周转了一圈,随后就停在老驼子的脸上。老驼子心里正在犯嘀咕,男人刚才那番话他听得明明白白的,所以,老驼子一直偷眼打量说话的男人,怎奈屋里太黑了,所有人的面孔都模模糊糊的看不分明。这时,又听见搀他落坐的男人站着问他:“老哥,我那娃娃年少不懂事,在庙上没少麻烦师傅们,我这里向你道谢了!唉,要不是庙让人毁了,我是真想让娃娃在那里住上一辈子呀!”老驼子赶忙说:“你是说红亮吧,那是个好娃,庙上的师傅也都喜欢,我们方丈活着的时候还说过,这娃前世跟佛有缘哩!”男人听了,冲老驼子释然地笑了笑,说:“就看他将来有没有那个造化了。”
屋子里有个小脚老妇人,这时站出来,她脑门子上有一片乌黑,像凝固多年的血迹,但已看不出丝毫的疼痛表情。她接过话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能让娃娃回来,他要是回到这个火坑子,真不知道那些畜生咋整他哩!这些坏东西,连我老婆子的棺材板都敢抢哩!”老驼子听了叹口气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凡事都得看造化啊!”刚才说话的中年男人沉默地听着,间或发出一两声叹息,同时继续用求助的目光挨个看着屋里在座的人。坐在炕沿边的一个年岁很大的老头儿,一面不停地咂吧烟锅子,一面剧烈地咳嗽着。这时小脚老妇人气颠颠地走过来,用手猛地揪了一下老头儿的一只耳朵,骂道:“老不死的,见天就知道抽,在阳世抽不够,到了阴间还往死里抽!”这话一下子就惹得屋子里的人哄堂大笑起来。老头儿的嗓子被烟痰堵住了似的,又咳嗽了半天,但他还是忍不住有话要说:“依我看,别光在这动嘴皮子,得来真格的,红亮爹如今只剩下这根独苗苗了,咱们大伙分头行动,村子的每个路口丫杈都放一两个人死守着,万一娃娃回来就把他挡住!”
这个观点顿时引起大家的一通争论,有人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大伙都能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有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意见,认为这根本行不通。理由很简单,他们这些人在暗处,红亮在明处,他们晚上活动,红亮白天行走,阴阳两界相隔,即便眼睁睁看着红亮回来,大伙也是束手无策,根本不可能阻止他回家。
老驼子这才恍然大悟,好像无意中听到了一条绝密的天机,难怪屋里黑洞洞的,难怪每个人的脸和表情都模模糊糊的,弄了半天屋里这些人全部是村里的死魂灵,包括红亮爹在内,他们虽然已成阴魂,却能心照不宣地聚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搭救村里的一个娃娃。他原来一直以为,鬼魂们根本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他们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而他们此刻的种种焦虑和担忧终于让老驼子明白了一个道理,阴魂也有他们自己的难处,阴阳两界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这些阴魂却都很真诚,虽然能力有限,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群力群策,把别人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不像活着的人那样,整天互相算计,互相仇视,甚至打击报复,大大出手,这实在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老驼子毕竟在寺庙里呆过几十年,耳濡目染的神神鬼鬼的东西太多了,人间阴世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而且,庙里的老方丈也曾告诉过他,世间确实有火焰高的人能有幸看见鬼魂,还可以跟他们对话交谈,这似乎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老驼子坐在那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但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大伙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很长时间也没有拿出一个绝好的办法来。最后,老驼子终于忍不住拍着胸口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