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血战”西洋参(第3/6页)

范长友说:“泉海啊,段老板托我请你多少回了,可就是插不上空。”段世林说:“翁大夫,不管我请了多少回,您到底是来了,今天高兴啊,来,咱们以水代酒。翁大夫,您劝我戒酒,又治好了我的病,我感谢您,从今往后,咱们就是好兄弟,有事您只管招呼。”

范长友吃了几口菜,放下筷子叹口气说:“这上海滩快成洋货的天下了,我们自家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做。听说最近洋参想靠压价挤倒咱们中华参,野心昭昭,实在太气人。泉海啊,这事你怎么看?”翁泉海说:“我当然支持咱们中华参了。我是大夫,用药就用咱们中华参。”

范长友就势跟上道:“泉海啊,你可是上海滩鼎鼎有名的人物,你要是能为中华参说句话,中华参可就有靠山了,有了靠山,腿脚就稳当,倒不了啊。”

翁泉海摇头:“长友,你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范长友笑道:“你要没本事,谁还敢说有?泉海啊,你只要招呼一声,大家的心就拢在一块儿了,你再帮着出出主意,大家一块使劲儿,还怕那些洋商?”

翁泉海问:“长友,你也不是做中华参生意的,怎么惦记起这事来了?”

范长友慷慨陈词道:“不惦记不行啊,真要是洋参挤倒咱们中华参,洋商们就更嚣张了,往后咱们本地的买卖商户,免不了都得受他们欺压。泉海,中华参是药材,你是行医的,医药不分家,你就眼看着中华参被洋参挤倒?”

翁泉海摆手说:“生意事我是外行,这事我实在无能为力。”

范长友回复丛万春,说已经找翁泉海试探过了,他无意参与此事,他要是不想干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动。

丛万春说:“我知道你俩交情深厚,您就再去劝说劝说,万一他盛情难却,答应了呢!”范长友摇头说:“我就是再劝,他也不会答应,要是逼急了,弄不好我俩这朋友都没法做了。”

丛万春进一步试探着说:“范老板,只要翁大夫能出面,酬金不是问题,您只管提,我决无二话。”范长友正色道:“看来您真不清楚翁泉海是什么人,我要是把酬金拿过去,他非跟我翻脸不可。算了,您还是另寻他人吧。”

这天,翁泉海又来到雅居茶楼给岳小婉辅导《黄帝内经》。

岳小婉说:“《黄帝内经》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什么意思呢?”

翁泉海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高明的大夫不是等到病已经发生再去诊治,而是在病发生之前诊治,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在它发生之前治理。已经病了,再去治疗,已经出了乱事,再去治理,就如同渴了才想到去挖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岳小婉称赞道:“我记得有一回在酒桌上,有个商人叫段世林,你说他病了,他还不信,等后来他就真的病了。翁大哥,你就是书里面说的圣人。”

翁泉海忙摆手说:“不敢当。医道高深,由博而简,由杂而精,由繁而专,勤于一艺,临床参悟一辈子,都未必能达于上工圣手。等我尚有一口气之时,问老祖宗一句话,我一辈子摸打滚爬,是否摸到中医的门槛了?如果老祖宗说摸到了,那我这口气就能出得酣畅淋漓了。还有疑问吗?”

岳小婉岔开道:“翁大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孟河呢?一日夫妻百日恩,我知道你放不下她。其实嫂子那人挺好的,屋里屋外都是过日子的好手,如果能过下去,你们还是过下去吧。”

翁泉海推心置腹地说:“小婉,你那天说的话,我回去想了很久。葆秀确实是个好女人,这些年她对我,对孩子,对翁家,都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说句老实话,她不欠我的,而我欠她的。可感情的事不能勉强,越勉强,日子越难过。正如你所说,这样对我对她都不公平,我不快乐,她也不快乐,与其这样,不如分开。我之所以还没回去找她,是因为临时赶上一件事,我还没有做决定。最近,洋参压低价格,想把我们中华人参挤出市场,有药商托范长友找到我,希望我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岳小婉劝道:“这是商人之间的买卖事,是利益之争,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翁泉海有些激动地说:“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可自从听说这事,我就忘不了,越琢磨越觉得这事的味儿不正。如果我们的中华参不如洋参,那也罢了,可我们的中华参经过几千年考究,治了多少病救了多少人啊!要是说倒就倒了,着实让人寒心。再说它不是自生自灭,是被人家不择手段挤压倒的,我觉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