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和睦(第5/5页)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双方却再也没有带着会心的微笑亲切地凝视过对方。俊三在家里的时候,总是脸色阴沉,连打哈欠都气不打一处出。敬子想安慰他,又不了解他真正的苦恼、难言的悲哀是什么,不知道从何谈起。

“从那以后,热海那边的事只字不提,现在怎么样啦?”敬子心里惦念着。

俊三的出版社并不是他一个人搞起来的。

成立的时候,三四个朋友一起凑了五十万日元做资本,后来通过增资,成为资本一千万日元的股份公司。

俊三当董事长、公司很景气的时候,职工的工资也很高,红利总额跟公司头头一样多。公司很多人买房子。

俊三因为住在敬子家里,就拿这笔钱买了钢琴和小汽车这些东西。

“都是你,弄得我现在还没有房子。”公司经营不下去的时候,俊三对敬子这样说过,“稀里糊涂地当上了董事长,算是飞来横祸。”

俊三的公司出版发行通俗性杂志,三年前就开始销路顿减,不久,纸张费、印刷费、稿费等常常拖欠。为了摆脱困境、打开局面,他咬咬牙投入新的资本,改出单行本。虽然也有畅销书,但大部分都滞销,不知不觉已负债累累,无法偿还。

由于连本带利地还债和支付票据等各种经费,弄得书出得越多越快,损失越大,负债越重。公司头头的房子都做了抵押。

“我自己没有房子,能不能拿你的房子……”俊三求过敬子。

“公司注定早晚要倒,没几天日子了。别用这种剜肉补疮的方法,免得伤口太深。”敬子一口把他顶回去。

俊三个人的储蓄早就掏出来填进去了。

由于经济萧条,最近又有几家出版社倒闭关门,不可避免地波及俊三的公司。

如果债权人采取某种措施,自己可能一辈子被债务困扰。想到到处给人造成麻烦,每次兑现票据,总是夜不能寐。

并非个人获利,只是为了逃避重税,免不了在账本上做些手脚。万一有关部门查账,自己说不定要被问罪。想躲过这一关,又得做背信弃义的事。

另外,应该由公司代交的稿酬和印花税的源泉课税额一千万日元也拖欠至今。俊三害怕被指控为渎职侵占罪。

还有一笔从丈夫阵亡的遗孀那儿借来的钱。要是公司倒闭,也无法偿还。更有已经破产的装订工厂把俊三的背书票据转给别人,结果素不相识的人拿着票据找上门来,逼俊三支付现金,甚至还以暴力相威胁。

“我和岛木你一起死。如果你不付款的话,我们一家子全部自杀。”一个制作书套的小老板这样逼迫俊三。

这个月杂志的原稿好容易收齐交给了印刷厂,但纸店不给送纸,排好的版无法付印。

虽然职工每天都来上班,大家都人心惶惶,也无事可干,帮着整理退书,有的在公司或者附近溜达。要是解散回家,这些人从明天开始就揭不开锅。

俊三一看见这些人,就深感人生碰壁的痛苦,胸口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