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请安(第2/2页)

只要一想到河道款项的事,天正帝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晋王安抚道:“孩子的事哪里用你操心,他们是皇家子孙,男儿有爵位,女儿封郡主,生来尊贵,就是你养不起,朕也是能给你养得起的。”

天正帝说完后,又对着一旁的内监道:“把朕在那八百亩胭脂米良田,还有京中和各地的一些铺子的店契也挑几个好的给晋王。”随后玩笑道:“给你这么多,可是能养得起王妃孩子了?”那八百亩良田可不是随便产稻米的地方,那些地方产的都是上贡的胭脂米,名贵极了,是最贵的稻米,以黄金论价,可产胭脂米的地方就只有一个县,八百亩的胭脂米良田已经非常多了,整个县中能产胭脂米地方也不过五千亩,还要供给整个皇室。

“让皇伯父破费了,那侄儿就收下了。”晋王根本就没有推辞,直接谢过天正帝。

这样直白的样子,却让天正帝更加开怀。

一旁的陆若华惊讶地看着晋王和天正帝相处的样子,心中震惊极了。她觉得若是此事流传出去,恐怕众人会对晋王的忌惮更上一个层次。

对于天正帝给晋王掏私产的事,皇后完全不在意,甚至还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都塞给了晋王和陆若华,然后打趣道:“刚才阿承说得有句话臣妾爱听极了。”

“什么话?”天正帝给皇后面子好奇地问道。

“就是阿承刚才说的养孩子的话啊。”皇后拉着晋王和陆若华的手,将两人的手叠放在一起,打趣道:“咱们阿承这么想要孩子,可见是喜欢孩子的,纯安也是喜欢孩子的人,所以你们两个一定要抓紧,皇伯母还等着抱孙子呢。”

“皇后这话,哀家爱听。”太后点头道:“你们可要抓紧,哀家还想要抱曾孙呢。”虽然大皇子有了庶子庶女,二皇子妃生下的嫡子也已经快一岁了,但是对于太后来说,还是想要抱嫡出的曾孙。太子还没成婚,指望不上,她老人家就只能指望阿承和阿华了。

陆若华听到这话,饶是再后的脸皮也有些承受不住,这大婚第一日就被催生,虽然知道这是这个时代的惯例,但一时之间也有些脸红,只能笑着点头,一副配合的样子。如此,让皇后和太后更为欣喜了。

天正帝对于自家母后心中对于嫡庶之分的看重是知道的,在他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那个时候就是因为父皇嫡庶不分,想要让庶子取代他这个嫡出的太子,差点逼死了他们母子三人,所以那个时候他对庶出的子弟真的是厌烦的。即便后来成为了帝王,这种想法在逐渐转变,任用官员的时候抛开嫡庶之分,只看能力。

但是对于他那些庶出的皇子,他不厌烦,但也谈不上多么喜爱,只是在长子也就是大皇子出生的时候,稍微开心了一下,之后就再无感觉。他给这些庶子延请名师,培养成材,甚至在入朝上都让他们全凭自愿选择,甚至他愿意给这些孩子机会,他觉得最为皇父来说,他已经做得不错,甚至是慈善了。

但是在对于下一辈的孙子上,他就更淡薄了,庶出孙子,并不值得他关注。当然,若是太子的嫡子,那就另当别论了。比起那些庶出的孙子孙女,反倒是自己一手带大的阿承的孩子,他倒还挺期待的。

更何况阿承和纯安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生出来的孩子必定是粉雕玉琢,像个瓷娃娃一样,想想就觉得养眼。

陆若华被太后和皇后拉着说了不少话,又被两人打趣了许久,塞了不少东西,才被两人放过。天正帝看着陆若华进退有度,又想到工部的事情,心中的想法又坚定了几分。

“母后和皇后若是和两个孩子说完话了,就让他们跟朕去御书房,朕有正事跟他们说。”天正帝对太后和皇后道。

“你们有正事就赶紧去吧,我们换个空再聊也不迟。”太后赶紧道,她也是接触过朝政的事,自是清楚这些事的重要性。

皇后也跟着点头,嘱咐了几句明日两人去宗庙祭拜要注意的地方,天正帝便带着晋王和陆若华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