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行商

一个大型的商队对于沿边路过的村镇来说十分特别和重要。

特别之处在于绝大多数人一生可能都没走出过距离家园百里的范围,商队从外界带来的琳琅物品无异是让他们大开眼界,这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那都是能在茶余饭后聊上很多年的见闻;

至于重要,则是各个地方的风物特产不一。

譬如某个居住在山涧中的村落里就生长着一种独有的崖边草,此草对眼睛看不清的人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用这草泡水可让人眼睛清明有神,因为这草当地人个个眼神十分好使,更有甚至甚至晚上都能看得见东西。这种草超过这个悬崖的范围就不会生长,本地人并不知道这是好东西,见这草长得多了还会嫌弃的挖走丢掉。

类似这种草的好东西各个地方都有,但因为交通不便,大多都烂在地里。

因为林南音带着商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出掉一部分手里的货物,换成钱后再购买一番当地的特产,这都还没出大雍朝的范围,她商队中的货物就多达三百多种,车辆也由原来的二十多辆达到了两百辆,成为了少见是庞大商会。

从三家庄里出来增长见识们的后生们是亲眼看着这商会一点点成型壮大的。他们中间还有人更是知道林南音当初在他们庄子里买布是空手套的白狼,只付了一百两的银子。现在那当初的一百两只走了这么五千里不到,就已经让一庞然大物崛起。这是他们怎么也料想不到的事。

“竟然还能这样。”他们私下没少聊这事,“早知道出门的时候多带点银子出来了。”

他们这一路上来也跟着倒买倒卖小赚了一点,但因为本金太低,再赚也有个限度。

“那可不,本来我开始还以为庄主是担心她是个骗子,所以让我们一路跟着是为了盯着她,现在倒是我跟着好好长了番见识。”人一多,便总有个团队灵魂人物。现在说话的正是他们这些年轻一代里最得人心的老大张月娘,“几位,我有个想法,也不需要你们同意,愿意的可以跟我一起,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

张月娘的话让其他人当即来了兴趣,“月娘你说。”

“我想问林姑娘借一笔钱。”张月娘眼里都闪着光,她才十七岁,正是最为朝气蓬勃的年纪,“这一路上显然商机无限,在越地三文一斤的草药放在百里之外价格就能翻好几倍,放千里之外十几几十倍都有可能。我们现在反正是跟着商队走,安全有保障,不如借钱自己也弄个商队玩玩,赚多少亏多少那都是我自己的。你们要敢入分子那就一起,若心有疑虑的我也不勉强。”

“我觉得可行。”这提议很快得到其他人的同意。就算心里有犹豫的,看着同伴都选择一起,最终都还是咬咬牙点了头。

他们来问林南音借钱,林南音手里赚了不少,他们要借,她便也就借了一千两给他们,息银和神京里放印子钱的差不多,一年三分利。

这利钱有点出乎张月娘他们的预料,有人有些退缩,但张月娘狠狠心还是选择了接受,“那就按照这个来。明年这时候我一定连本带利将银子全部换给你!”

“狠话谁都会说,你们还是先把钱赚到手再说吧。”林南音显然不是鼓励型的长辈,“而且钱这东西挺考验人心的,亏了是坏事,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或许吧。”张月娘道,“不过我觉得钱这东西左右不了我。”

对此林南音便没再多说什么,将装有银两的匣子交给了他们。

就这样,在属于木南商会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个新的小团队。

一路除却以物易物、见识各方风土人情之外,更多的时间其实都处于枯燥当中。再美好的青山秀水,看多了便不复开始的惊艳。

若是遇到艳阳天路好走那还好,一旦碰到下大雨的时候路难走不说,马车陷进泥坑里出不来是常有的事,倒霉点的再遇到山体倒塌,直接无路可走。

没有路走可以再找新的路,但有些货却碰不得雨。

——在林南音借了银子给张月娘他们后,他们就先花三百两银子买了一车的鸽血瓷。那鸽血瓷无论是颜色还是品相,怎么看都是达官贵人愿意花大价钱收购的好东西。

之后他们手里的瓷器还没出手,就又买了一些玉石和山中老参以及一千斤的枫糖叶。

前面瓷器玉石等都还不怕水,可最后这一千斤的枫糖树叶碰水就烂。

一场大雨浇淋下来,张月娘他们没注意盖货的油布有一道裂缝,雨水全灌了进去,最后一千斤的枫糖叶只剩三四百斤完好无损,剩下的要么腐烂要么甜度流失卖不上价。

还未开始,他们就损失了一笔不小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