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页)

直到她说:“这场盛事必然会让您的名气在星城人尽皆知,到时候更多人来拜师学武的。”陈鸣山的表情才有点变化。

她有点懂他想要什么了,“您若是同意的话,我愿意送您一栋唐楼,而且这件事我不会告诉陈剑锋的。”

听到这个条件,陈鸣山才吐了口,“我考虑几日。”

几日之后通过陈剑锋给了答复:“我师父同意。”

就这样,一个用名一个用财,她终于说动了‘南鹤北卦’打一场比赛。

*

陈金昌自从上次在报纸上跟苏文娴打口水仗之后,他抱小妾的事就总被人嘲笑。

他表面上骂着《星光日报》,但心里想的却是五小姐这个女仔的回复很犀利啊,直戳面皮。

不过靠着跟她打口水仗,《华星日报》的销量已经从几千份的小报纸一下子增加到两万份,算是成绩斐然。

给苏文娴打电话汇报工作的时候,得到了她一顿夸奖,让他不要客气,继续打口水仗。

也因此,这几天他又在报纸上揭何家的底,“既然从廉租房收了大量租金,拿出一点钱帮助难民又怎么了?何家那么有钱,难道要抱到棺材里才去用吗?”

意思就是难道等何家人死了去陪葬吗?这不就是咒他们死吗?

文人一支笔,骂人也是够损的。

他以为这次骂得这么损应该能占上风了吧,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第一件事就是端起新鲜出炉的《星光日报》,看到了头版头条“《两大武林宗师比试谁是天下第一!所售门票都会捐给火灾难民!》”

接着他就看到具体内容介绍了‘南鹤北卦’两位武林宗师的名号和拿手绝招,以及曾经的战绩,写得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徐金昌几乎是一字不跳地看完了这篇报道。

拿着报纸,他喃喃道:“难怪让我骂了她这么多天,原来都是为了这件事在造势。”

“五小姐好狠呐,这个捐款的手段使出来之后,骂她的我倒像个跳梁小丑。”

但谁让他当初带走那么多骨干一起跳槽的?

苏文娴虽然不追究这件事,但是也得拿他们来利用一下。

“这是给她做了垫脚石啊。”

徐金昌苦笑:“也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如今住上了四层唐楼,全家二十几口人都舒坦了,他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一楼的商铺还租了出去,家里又多了一份进项。

日子过得舒坦,连他那个挑剔的老妻都对他的新老板赞不绝口,“你这个新主家不错,是个大方的,你给何宽寿那个老板做事那么多年,也没有给你一栋楼。”

徐金昌被苏文娴当垫脚石的气也就消了,反正这也是他对这个新老板的投诚。

既然在报纸上硬刚不行了,那他就蹭。

因为两大武术大师比武这件事,独家报道这件事的《星光日报》一下子就被卖脱销了,本来已经掉到五六万份的销量暴涨两万份,当日销量重回第一梯队报纸的行列。

第二天,徐金昌在《华星日报》上发表文章向何家道歉,称赞何家义举,虽然是豪门但是仁义之家!

这个热度硬蹭也要蹭来!

而《星光日报》继续为这场比赛进行预热,报纸上还登载了‘南鹤北卦’两人出招时的照片,重点描述了这个动作的特点,简直就像是武林两大巅峰高手的对决,看得人津津有味。

很多年轻男人还小男孩在看了动作之后还学了起来,在没有手机、电脑也没有电视机,连广播电台也只有两个台的年代,这种武术大师比武大赛简直就像是给人们无聊的生活扔下一枚炸弹,传播的速度就像病毒一样。

几乎三天的功夫,全星城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星光日报》凭借着独家报道,销量冲到十万,这是半年以来第一次销量超过了老对手《明江晨报》。

《明江晨报》的总编早就知道了星光报社换成了五小姐何莹娴执掌,但他刚开始没把她太当回事,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仔,会写小说、会做塑胶花生意但不代表会做报纸,连老对头徐金昌都被何家气走了,报纸销量还降到第二梯队里,《星光日报》已经不足为惧!

但是没想到何莹娴竟然能搞出武术宗师比武大赛这种充满噱头的事情!

现在全星城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路边的赌档都有坐庄赌这两个大师谁输谁赢的了!

若是跟人出门吃饭,不谈两句这件事简直就跟不上潮流!

而了解这件事的第一手消息来源只有《星光日报》,大家自然都去买《星光日报》了!

晨报总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何莹娴竟然把《星光日报》的销量重新拯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