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5页)
“嗯。”他没抬头。
阿财道:“关心她,怎么不自己去?”
蒋希慎没回他。
阿财又耸了耸肩,一个两个都这么不好搞。
*
联昌的货船开走了,蒋希慎也离开星城又回濠江了。
苏文娴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写小说之中,用半个来月的时间又写了六万字的存稿,此时距离《华星马报》将她上次投的稿子用光只剩一个礼拜了,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找到人。
就像‘潮兴社’那个马仔说的,想从星城一百五十万人里找到一个女仔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潮兴社也只是个小社团罢了,并没有在星城搅风搅雨的能力,社团老大每天都在编辑室里拍桌子骂人,让手下马仔赶紧去找人,可都毫无头绪。
《华星马报》的销量在这半个月又涨了两千多份,一下子销量到了七八千份,从一个不入流的小报迈入到第三梯队报纸的行列里,算是在小报里异军突起了。
销量大增带来的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银,社团老大着急得很。
后来实在没办法,干脆在《华星马报》连载的《鬼墓探幽》正文下面登了一行字:“请《鬼墓探幽》的作者赶紧联系报社!”
苏文娴自然也看到了,但她根本不会联系他们,上次那么对她还指望她联系他们?做什么美梦呢?不仅不联系,还会捂紧笔名。
这次她干脆向王兴业直接投稿。
认回王家人这半个月他们对她很亲近,几乎每天都要往公司打电话找她回家吃饭,她一般三五次才会去一次,并且还让傻头栓在楼下等她。
昨晚从王家吃完饭,大哥王兴业送她下楼的时候,苏文娴将稿子递给他,王兴业很兴奋地说:“我早就想看后续了,太精彩了!”
但随即反应过来,“你不继续在《华星马报》继续投了?”
一般登载之后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苏文娴才连载了一个月就想换,王兴业还以为她想跳槽提价,刚想问她,苏文娴低声地向他说了一下上次在《华星马报》投稿的经历,气得王兴业骂道:“那帮死扑街,竟然这么对你!”
这下就解释了为什么立刻就要换一家投稿了,那群死扑街简直该死!
王兴业道:“明天我就将稿子递给总编,你放心吧。”
晚上苏文娴回到自己的屋子之后,从包里拿出刚才饭后王太太塞给她的一副银手镯。
这是一套小孩子戴的银镯子,上面还挂着几个小铃铛,很可爱但大小已经不合适了,她根本戴不进去。
王太太道:“这是你出生前家里给你准备的,我和你姨母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对这样的手镯,这对是你的,你小时候还没来得及戴上,就把你弄丢了,这么多年一直留着这副手镯,就想着有一天能再见到你。”
“没想到这个愿望成真了,你拿着吧,这本来就是你的东西。”
这话让苏文娴没法拒绝,而且这东西不那么贵,她也就收下了。
她的手摸了摸这对表面已经氧化发黑的手镯,小铃铛还在响,可以想见当年亲人对她出生的期待。
苏文娴上辈子也有一对这样的手镯,只不过没这对这么精致,她出车祸前回爸妈家还听她妈说要留给她将来生的孩子呢。
没想到在这个世界里,也有人送她一对这样的手镯。
第二天,再去王家的时候,特意买了些昂贵的花胶和鲍翅干货作为礼物回敬,价值还要更高一些。
她也在有分寸地慢慢接受新的亲人。
大哥王兴业还在送她下楼时跟她说起稿费的事,“总编说给你千字二十!”
从五元一下到二十元,涨了三倍呢,苏文娴几乎要一口答应,但是王兴业却劝她再观望,“其实作为刚连载不到一个月的新人而言,千字二十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因为在《星光日报》登载文章的老作者也就是这个价位,但是我觉得你还应该去别的报社看一看。”
大哥解释道:“现在你这篇文章在报界很受关注,《华星马报》那些弱智扑街竟然还直接登报找你,这不就告诉大家他们联系不到你了吗?这是在给其他报社机会啊。”
“我在其他报社的朋友都想联系到你,我觉得你可以先去其他几个报社问问价格,价高者得,不用非得在我工作的《星光日报》,它是大报社,出了名的名声大但稿费低。”
王兴业办事十分妥协,连路都替她铺好了,“我可以直接通过朋友给你投几个大报社,你若是同意就回家等着,最后选一个价格最高的就好。”可谓是尽心尽力。
苏文娴立刻道:“谢谢大哥。”
王兴业笑着:“自家妹妹的事,我当然放在心上啦。”
“薇薇从小在身边照顾得多,以后我也会像照顾薇薇那样照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