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月娘

回首, 他还未走远。

可他熟稔的背影,正在越行越远。

萧芫心头一紧,一种莫大的恐慌漫上来, 她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听到他的名字从自己口中脱口而出。

那般急切。

好像再晚一步,他便如前世梦魇中一样,再也不见。

她看到他因这样的呼唤一下转过了身, 向她走来,步伐很快。

面上沉凝紧张, 手握上了她的小臂,“怎么了?”

萧芫忍不住失神。

好像自己在他心中,比她以为的还要重要。

迟缓地摇头,“没事,只是你……”

……能不能不要丢下我?

她咬了下唇,“我改主意了, 跟你去。”

他握着她的手迟迟没动,萧芫能感受到他的视线沉沉笼罩着她。

好半晌, 他顺着小臂向下, 牵住了她的手,很紧很紧。

“嗯,那便随我走。”

……芫儿, 跟我走。

萧芫侧头,恍惚中,像是透过时光, 望见了另一个他。

幼时害怕的时候, 她会寻到一处小小的角落,蜷缩进去, 好像世界只有那么大,不会有挑剔的视线,也不会有指指点点。

他寻到她时,会在外面陪她一会儿,在天快黑的时候向她伸出手。

【芫儿,别怕,跟我走。】

于是她被他牵出来,他在前,她在后,就像现在这样。

萧芫上前一步,与他并肩,小声,“李晁,你都捏痛我了。”

他松了一点,可依旧很紧。

垂眸一眼,似是在观察她的神情。

她回望他,光线将他面容的每一处都照得很清晰,依旧是一贯肃正的模样,可仿佛,又有什么已经不同。

萧芫挪开目光。

一路静谧,偶有低沉的诵经声随风飘来。

手被他牵着,为他求的佛珠在自己怀中,仅仅这两处,便好像已经全身都沾满了他的气息,与骨血交融。

转过一处小道,金阳自背后洒下,映下一高一低的两个影子,挨得很近,向前的每一步,都有一部分重合。

萧芫一直低头看着,直到入了一处幽深的林中,影子被树木连成一片的阴影吞蚀。

树林深处,是一方小院,古老简朴,两棵几欲遮天的桃花树屹立院中,方丈换了身灰色僧袍,在院外恭迎。

“圣上,萧娘子,月娘就在院中等候。”

李晁颔首,推开院门。

院落幽静,花香浓郁,正中立着一位看上去已过暮春之年的妇人。

她行了个大礼,起身比手引她们入内。

萧芫忍耐着,视线还是不由自主两次落在她的面颊上。

上面有好几处暗红色的疤痕,似是烫伤。

她身姿绰约,周身自有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清雅,仿佛随着年岁增长,愈发沉淀。

直到落座后她恭敬地递上来一张信笺,萧芫才留意到,她不止面容有损,喉咙上亦有一个疤痕,不明显,位置却足以致命。

原来,她并非不想开口,而是无法开口。

信笺上写着一行字,【信件皆已交予方丈,贵人有何问,定知无不言。】

于是李晁问,月娘在不远的书案处写。

有些很快写完,有些却写了很久很久。

萧芫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或是因她与姑母年龄相近,或是其它什么,心底浮起些许唏嘘叹息。

叹若非这些人为的伤,她定是一位端淑婉约的美人,不比任何人差。

却不想她令人可惜之处,不止这些。

不过半个时辰,月娘便已是面色苍白,额间布满虚汗,手腕颤抖着拿不稳笔。

只好最后写下几个几乎不成形状的字以表歉意,萧芫看着,差些要伸手去扶她,被她摇头婉拒。

但她却再没力气起身,萧芫温声让她好生歇息,便同李晁离开了。

出了院子在林中漫步,萧芫想着月娘的模样,心里堵得慌,“月娘身上那些伤,都是当年大长公主……”

李晁点头,缓声道:“当年大长公主心悦平昌侯,一心想要出降,可平昌侯早与月娘私定终身,她便设法除去了月娘一家,最终得偿所愿。”

“那平昌侯可知是大长公主所为?”

“不知。”

起码明面上如此。

萧芫蹙眉,“月娘一直与平昌侯有联络,她九死一生,为何还要瞒着,还一瞒就是这么多年。”

李晁目光幽深,望着前方。

黄昏的阳光透不过繁盛的枝叶,却在缝隙中镶了金边,溢下点点光斑。

“或许,不是她想瞒,而是她知道,即便说了也无用,还不如为自己留些念想。”

“什么说了也无用,他自己的心上人被人害……”

萧芫遽然顿住,停下脚步。

脑中灵光一现。

平昌侯乃一方侯爷,不是不知事的毛头小子,月娘一家被大长公主所害,就算当时不知,事后也必然能想清楚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