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衣锦还乡(第2/4页)

顾望晴顾舒颜两个自小在梅岭村长大,认识的人更多,早早提着礼物去看。

只是等她们回来,神色却不怎么好。

刘妈妈看了奇怪,暗道以顾清衍的身份,如今谁还敢给姐妹俩脸色看。

“你们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还有人为难你们?”

顾望晴连忙摇头,欲言又止。

顾舒颜却没那么多顾忌,闷闷说道:“认识的几个小姐妹都成亲嫁人了,除了一个嫁到了梅岭村,其余都在外村,没能见到。”

“这有什么,回头坐上马车过去见一见就是。”刘妈妈笑道。

顾望晴叹气道:“倒不是见不见的问题,只是觉得世事万变,一眨眼的功夫,大家都长大了。”

刘妈妈猜到她们的心思,笑着安慰:“人都是要长大的,成家立业理所当然。”

顾舒颜抿了抿嘴角,嘀咕道:“嫁人一点都不好,到了别人家哪有自家自在。”

想到村里头那位姐妹的日子,两人都觉得憋闷。

这还是嫁给亲表哥,婆婆就是亲舅妈,也得操持里外,受婆婆管制,上得伺候婆婆,下得照顾孩子,花朵似得人,如今老了好多。

顾舒颜忍不住想,要不是哥哥出现,也许她们也早已经嫁人生子,哪里会有现在的自由自在。

只是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呢,小姑娘想着想着就沉默下来。

刘妈妈笑着拉住她们的手:“别担心,嫁人生子也没那么可怕,女人这一生,在家靠父兄,嫁人靠丈夫孩子,可最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能立得住。”

“只要自己有本事,立得住,在哪儿都不用怕。”

两个小姑娘若有所思。

顾舒颜蓦的问:“是不是跟奚夫人一样。”

提起奚夫人,她们不禁想到那位身怀六甲,差点生在半路上的奚姑娘,当初事变,顾清衍将他们藏在小宅子里,一度不是很安稳。

幸好,最后奚姑娘安然生下一个女儿,半年之后尘埃落定,顾清衍才派人送她们母女回京。

因为年纪相近,住在一起,姐妹俩便知道了奚家许多事情。

对那位传说中能掌管一整个奚家,以女流身份成为家主的奚夫人很是仰慕。

顾清衍对此一无所知,还是刘妈妈找到他,提起姐妹俩的小烦恼,顾清衍才反应过来。

“这有什么好操心的,我妹妹怎么会一样,她们想嫁人就嫁人,不想嫁人我就养她们一辈子。”

顶着刘妈妈不赞同的眼神,顾清衍还拉着姐妹俩说:“若是您们嫁了人过得不痛快,大可以和离回家,大哥养你们一辈子。”

姐妹俩感动的眼泪汪汪,刘妈妈气得无可奈何。

刘妈妈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开口去劝,私心里,她何尝不想要这样的娘家人呢。

当年她娘家若是能硬气一些,也许她那孩儿就不会死,和离回家后也不会过得那么凄惨。

再想到离开李家后受到的磋磨,刘妈妈长叹一声,再也没能阻止。

很快,姐妹俩就顾不上悲春伤秋了,陵川县知县知道顾清衍回了家,忙不迭的上门拜访。

要知道这位一到京城就是户部左侍郎,简在帝心,知县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顾清衍对他也十分客气,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他走了,顾家却还生活在梅岭,祖坟都在这地界上,得罪县太爷没啥好处。

县太爷带头,陵川县一地的豪绅纷纷上门拜访,这次倒是没有人脸大到提亲,但送金银珠宝,娇柔丫鬟的数不胜数。

拒绝了,还有人打着各种各样的名头上门。

顾清衍烦不胜烦,索性提前离开了梅岭。

临走之前,顾清衍带着两个妹妹去坟前祭祀。

“这次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虽有大伯一家看顾,但咱们多烧一些纸钱,免得他们在地下没钱花。”顾清衍笑道。

他自己不动手,只让两个妹妹烧纸钱。

毕竟每次他一跪下,天打雷劈的,顾童生夫妻俩怕是没法收。

顾望晴顾舒颜想着这事儿也红了眼眶,纷纷加快了烧钱的速度。

下山的时候,顾清衍走在中间,姐妹俩一边一个,一家三口齐齐整整。

顾清衍回头,依稀看到远处的坟包,签到点都已经消失了,但顾家的祖坟赫然青雾缭绕。

从云岭往陵川县走,只有旱路,水路不通,但从陵川县往京城去,走水路就更加顺堂。

顾清衍如今是朝廷命官,可以直接租用官船,倒是比骑马更加稳当。

姐妹俩头一次坐这样的大船,一开始还高兴的很,兴致勃勃的站在船头看风景,又拉着顾清衍说要取江心水泡茶喝。

等见了一次船家们的为所欲为,顿时不啃声了,再也不提泡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