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花家灭门案
“长宁居花家?”
在场大部分人, 都已经对这个名字觉得陌生。
可也有几个年纪大的,恍惚想起:“莫非是当年被贼寇灭门的长宁居花家。”
顾清衍虽也在青州府长大,但他出生的时候, 花家已经付之一炬, 自然没听过这名头。
“啊,长宁居, 我家记得。”
“它家做得饭菜分外好吃, 尤其是桂花鱼翅和合欢汤, 那时候我每隔几日便要去尝一尝,谁知道后来……”
丁知府倒是从案卷中看过,不禁盯住那老妪。
“本官曾在看过这桩陈年旧案, 二十五年前, 花家曾在青州府开了一家名为长宁居的食肆, 因口味极好, 生意做的极大。”
“可二十五年的一个深夜, 有水匪潜入花家强盗,被发现后杀人灭口,花家上上下下三十二口人, 都死在那一晚。”
“水匪逃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 花家的宅子烧了一天一夜,等大火扑灭后, 只能寻到烧焦的尸首。”
当年的青州知府,如今已是吏部左侍郎温如凉, 丁知府的顶头上司。
从案卷看,当年案发后,温知府也曾派人大肆剿匪,扫平了青州之上频繁扰民的水匪, 从那场变故之后,青州府百姓再也没有受过州上水匪的侵扰。
心底震惊,丁知府喝道:“你是花家人,那为何要毒害陆二郎等书生。”
“自然是因为他们该死。”
老妪死死的盯着陆院长:“当年害死我花家满门的,根本不是什么水匪,而是站在你们眼前,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无耻小人。”
“是他,求爱不成,反生怨恨,勾结水匪害死我花家整整三十二人。”
“若非那日机缘巧合,我出门办事,只怕早就随公婆夫君而去,整整二十五年,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如今只毒死他一个儿子,实在是便宜了他。”
丁知府拧紧眉头。
旧案重提,再看这次的毒杀案,恐怕不好处理。
陆院长冷笑道:“大人,这疯婆子已然认罪,请大人处置,切不可听她的疯言疯子语。”
丁知府沉吟不语。
老妪往前一步:“老身愿意认罪,还请大人听我说一说二十五年的事情。”
“丁大人!”陆院长急声道。
顾清衍冷笑:“陆院长何必着急,虽然有人认罪,但总得知道事情经过,查明白她为何下毒。”
丁知府点头:“你且说来。”
老妪露出怀念的眼神。
“老身姓赵,是个苦命人,自小爹娘就去了,只能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
“可老身运气却极好,偶然认识了青州府长宁居的二少爷,他愿意娶我为妻。”
“嫁入花家后,原本还担心公婆不喜,会苛待我,哪知道花家人都很慈善,公婆和蔼,大哥大嫂也怜惜我,对我分外照顾,甚至连年岁尚小的小姑子,也反过来照顾我,生怕这个新嫁娘不自在。”
“花家是外来户,在本地没什么亲戚,大嫂娘家也没人了,可我们有彼此,平日里相互照顾,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夫君对我很好,过了两年,我们还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长宁居与别的酒楼不同,负责下厨的是婆婆,她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普通的菜肴,经过她的手总能做的分外好吃。”
“婆婆说,家中大哥大嫂、夫君小姑做饭天赋平平,远不如我,她便带着我下厨,手把手教我做菜,希望我能继承她的手艺。”
“那段日子,是我这辈子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
丁知府轻咳道:“花赵氏,说你为何要下毒,不必再提花家往事。”
老妪幽幽笑道:“大人,马上便说道了。”
“我与婆婆一同下厨,长宁居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公公便说,家里如今有余钱,大哥不会做生意,但还有些读书的天赋,不如使使劲送他去洪山书院读书,若大哥能谋一个好前程,花家便能改换门第。”
“大家都很赞同,大哥是个天生的读书人,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如果能进入洪山书院,前途不可限量。”
“谁知道,这就是花家厄运的开始。”
“公公找了好多人,花了很多钱,终于在第二年将大哥送入了洪山书院。”
“一开始都很好,大哥每次回家都高高兴兴的,还说洪山书院的先生学识渊博,跟私塾的先生不可同日而语。”
“大哥说,那一年的乡试他要下场试试,若能过,便是举人,到时候家里也有了依仗。”
“谁知道……”
花赵氏依旧清楚的记得那一日。
大哥从洪山书院回来,因为距离近,每个休沐日,大哥都会回家,帮着家里算算账,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花家一家人关系极好,他们都算准了日子,做一些好酒好菜,就等着花大哥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