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舒苑终于蹲到了工作机会, 她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获得招工信息,反正她是通过看报。

这次是工人画报招聘两名摄影记者跟一名编辑。

她不想一直在出版社工作,那样对她来说相当于被迫换了赛道。

编辑要求中专学历, 但摄影记者只要求高中学历, 但要求提供作品,还要参加统一选拔考试。

舒苑有两次获奖经历,再加上积累的拍摄作品,至于考试她完全不怕。

工人画报跟路城日报不同, 在全国范围发行,听名字就知道,当然是重量级大报, 而且让舒苑满意的是它是周报,这就意味着工作比日报轻松得多。

另外相比日报, 摄影记者绝对是画报的中流砥柱,参与最核心的报道, 这就是说会有很多重要的拍摄机会,她会拍出更多有价值的照片。

她觉得画报对摄影师来说是个非常优秀的平台。

还有报社的考勤没那么严格, 不像后世那样不需要坐班, 但外出也方便。

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是, 这家报社不会倒闭。

再说, 路城的报社、杂志社算是比较多的了,也就十多家,机会不容错过, 当然要去试试。

她比考夜大还重视这次考试,从陈娴那儿借了专业课课本,有空就翻看。

父子俩看她居然在认真看书,非常意外, 小满问:“妈妈,这个考试比夜大考试还难吗?”

舒苑笑笑说:“主要是我不知道考啥内容。”

舒苑第一次体验到八十年代招工竞争有多激烈,这是面向社会的招工,工人画报一共有二十多名职工,招三人,居然有二百多人经过筛选成功报名。

考场设在画报社附近的小学,离舒苑家也不远,公共汽车三站地,周日这天到门口舒苑就看到站在门口的报考人群,年轻人居多,都在等着开门,还有人在看书临阵磨枪。

但大部分人都挺松弛,不像来参加考试,像是来参加什么轻松的集体活动。

考试是一个半小时,试卷是两张八开纸的大杂烩,语数英、新闻专业知识、时政、经济、文化、体育都有。

看到那些常识题目,舒苑淡定不了,她掌握的常识不够多,比如体育题问八零年冬奥会的举办地。

这个年代信息流通不畅,她平时看报主要是找招工信息,顺便看一眼现在政策方向跟主旋律,很多信息一扫而过,冬奥会举办地是哪儿?普来西湖?莱普西德,改了好几遍,最后写了个普莱西德湖。

悄悄往前后左右看,舒苑发现可能题目对大家来说都有点难,有人抓耳挠腮,有人搓手转笔,有人空一大片写不出来,舒苑至少都答出来了,还算是比较早交卷。

回到娘家接小满,小家伙立刻问舒苑考得咋样。

舒苑刮着小满秀气的鼻尖说:“你还真操心,常识题有点难度,不过我没空着,都写上了答案。”

小满立刻睁大眼睛,妈妈说有难度,那就一定很难,他有点担心妈妈能不能通过考试。

——

就在舒苑想方设法淘换冰箱票的时候,她得到了给花雪冰箱厂拍广告的活儿,她想可以用工作换购买冰箱的机会。

小满觉得妈妈很棒,漆黑的大眼睛亮闪闪的,问道:“妈妈,给冰箱拍广告,是像给饼干拍广告那样吗?”

舒苑给他解释,对:“广告照片要印在报纸上,宣传画上,就拍模特跟冰箱站在一起。”

花雪冰箱厂经过调研,也要走在市场前沿,也要拍摄广告,干脆,把给胜利饼干厂拍广告的摄影师找来得了,于是他们找到舒苑。

陈载问:“确定是你拍了吗,不会像给饼干拍广告那样要挑选摄影师吧。”

舒苑想陈载其实还挺关心她,或者他担心她一遇到挫折就去磨他,又要求亲亲抱抱之类的。

她说:“这次可简单多了,花雪冰箱厂就是知道是我给饼干厂拍广告,直接找到我的,没有别的候选摄影师。”

这次拍摄不用“竞标”,当摄影师就是要有作品,有作品才会有人主动找上门。

周日一大早,按照约定,舒苑骑车带着小摄影助理直奔花雪冰箱厂,宣传科的人非常热情,还问小满:“你跟着妈妈一起来玩儿啊,等拍完了可以参观下冰箱厂。”

小满鼓着脸颊自豪回答:“我是我妈的摄影助理。”

对接的工作人员已经制定好了拍摄计划,就是让女模特站在冰箱边上,衣服是他们共同挑的,暗红色套装,西装上衣,长度到膝盖附近的裙装,非常时髦。

舒苑跟工作人员一块儿搞了个临时摄影棚,把冰箱搬过来拍。

冰箱是浅绿色,模特跟冰箱搭配,不管是人还是冰箱,都很显眼突出。

拍照结束,双方合作愉快,舒苑拿到了一百块钱工钱,宣传科的人还说去给她申请一台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