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5页)

陆公斋其人,新闻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宣传思想阵线的杰出领导人。

“还不给出吗?”陆公斋问。

谢敬很振奋:“应该算是有点眉目,我本来以为书稿到了一个不懂出版又不懂新闻的新人手里,可是她给了我建议,我现在有了些思路,要尽快完善书稿,这个新人编辑很年轻,但她提的建议很专业。”

陆公斋难得感兴趣,说:“你对这个编辑的评价很高。”

谢敬把舒苑写的几页纸递过去说:“她认真看过我的书稿,并且掌握的新闻专业知识扎实,您看看,这些就是她写的建议。”

陆公斋看了之后频频点头:“看来这个编辑确实有点想法,跟她好好打交道。”

不只是有想法,还有点水平。

谢敬说:“她说一定会给出版,我看她并没有敷衍,我要尽快完善书稿,尽快定稿,省得又出岔子。”

——

舒苑在杂志社的四个小伙伴终于被安排了工作,很快就会到出版社报道,而舒苑手里又有了一本社科译著,尼采的偶像的黄昏,请路大教哲学的老师翻译,校译完就能出版。

按一年出四本书算,舒苑现在手里有两本书稿,工作正常推进,她也安心不少。

而手头谢敬副教授的这本,核对资料、理顺逻辑、修改文字都不需要她来做,算是很省力。

严寒柏又牵头请大家聚会,他很会玩儿,说要请大家去看话剧。

一直待业不可能一点压力都没有,舒苑听他现在的声音都很放松。

小满还没去看过话剧,舒苑便问:“我能带小孩吗?”

严寒柏说:“当然可以,小剧场,也不是啥知名话剧,就是给朋友捧场,你带上对象也行。”

陈载就算了,他又没兴趣又没空。

晚上跟小满说要去看话剧,小满的眼睛亮晶晶的,声音轻快:“好的,妈妈,我还没看过话剧。”

陈载说:“我以前叫你看电影,你不去,为啥去看话剧?”

他的语气如常,舒苑没听出有啥不对劲,不以为然地说:“你不是不爱看电影吗,我有自知之明,就不麻烦你了。”

陈载感觉舒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对她来说,交新朋友并不难,那么,他只是她认识的人中的一个。

舒苑又不需要他的钱,他又能提供给舒苑什么呢,对她来说,他应该不重要吧。

为了庆祝他们四个重新获得工作,舒苑给他们都买了饼干。

到剧场门口见到面才知道,黄向光跟邓志东去印刷厂轮岗,钟云在总编室干处理群众来信之类的杂活儿,只有前主编严寒柏不用轮岗,直接当编辑。

他还是鼓励大家:“面包会有的,不会一直在印刷厂干,肯定会调到出版社这边来。”

舒苑很振奋,多了几名熟悉的同事,而且现在严寒柏就跟她一个部门。

钟云拿着饼干,说:“舒苑,你给我们这么贵的饼干啊,我都不好意思拿。”

舒苑笑道:“吃吧,咱们不还喝了那么贵的咖啡嘛。”

黄向光看着饼干盒子上的女孩像说:“你不是给饼干拍过广告嘛,应该就是这个。”

舒苑说:“对,就是给胜利饼干厂拍的广告。”

“舒苑,几家杂志跟摄协在筹划新闻摄影展,年中展出,你想参加可以报名提交照片。”严寒柏又对舒苑说。

舒苑笑道:“我倒是想参加,就是手头没好照片。”

她之前拍摄的英雄的照片应该可以,但她想有太多人拍过,她拍得也没啥新意。

严寒柏说:“你去了解一下摄影展信息,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提交照片,这段时间你可以准备。”

剧场很小,布景道具都很简陋,看话剧的人也不多,也就一百来人,但小满这个对新鲜事物很好奇的,看得津津有味。

也不知道他看懂了没有,不过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带他出来。

——

电器厂对想买家用电器的职工也不是无限量敞开供应,得排队轮到才能买,舒苑因为以前的奖励,特批得到购买洗衣机的资格,这次跟厂里说要买洗衣机,很快花四百五十块钱买了一台双缸洗衣机,放在卫生间里角落,有下水道可以排水。

像她娘家的筒子楼,下水不方便,买洗衣机的人都少。

晚上,舒苑跟小满就试用洗衣机,要手动换好几次水,不过总比手洗方便得多,生活质量算是提高一大截。

小满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得很,家里有任何新东西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更何况洗衣机这样的他认为很高级的东西。

小家伙眼睛睁得圆溜溜看舒苑忙来忙去,说:“妈妈,我学会了用洗衣机,以后洗衣服的活都交给我。”

不碰太多凉水也不用担心关节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