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5页)
舒苑都听懵了,还能这样?跟邵换那个名字真是异曲同工。
跟她一起发懵的还有邵兰杰本人,她那么讨厌娣来,喜欢邵兰杰这个名字,谁知道俩名字含义差不多。
而小满的小脑瓜飞快地转,已经确认邵兰杰是重男轻女思想的绝对受害者。
沈晓棠苦笑:“让你们见笑了吧,我们打算给兰杰换个名字,舒苑,你是兰杰的救命恩人,帮她起个名字吧。”
舒苑忙说:“我哪儿会起啥名字啊。”
邵成业话不多,这时候开口:“我们想让她摆脱邵家,以后跟着晓棠姓孟。”
这时小满搭话:“我也跟我妈一个姓,我叫舒时清。”
邵兰杰眼睛晶亮:“哇,小满你有了这么好听的大名。”
小满语气自豪:“我爸爸起的。”
他们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决定把邵兰杰这个名字改成孟安。
小满说:“你我的名字都是平安的意思。”
孟安好不容易露出笑脸,点头:“我喜欢这个新名字。”
闲聊了二十多分钟,俩夫妻不想多打扰,再说他们还得回去跟家人做斗争,告辞离开。
孟安的小手紧紧攥着一个信封,插在裙子口兜里,等下了楼才把信封交给父母,说:“小满妈让小满拿给我的,让我在路上给你们。”
小姑娘把攥得皱巴巴的信封递过去,孟晓棠打开来看,借着路灯灯光,发现是两张十元纸币。
邵成业马上说:“我们怎么能要恩人的钱?”
他们给买的感谢礼花了不到十块,舒苑给他们二十,血赚十块。
他们觉得十块钱的谢礼抠搜又寒酸,可是他们拿不出更多的,只能尽最大的诚意来感谢,谁知道舒苑还给他们钱。
孟晓棠想了想,把信封连同纸币往挎包里塞,说:“咱们正缺钱,算是我们借的,等我们安顿下来再还。”
孟安忙说:“妈妈,就算借的吧,小满很可靠,他爸爸妈妈一定也很可靠。”
两人百感交集,在外奔波这几年,他们吃的苦多,得到的善意少,舒苑跟小满已经帮助了他们,却还在释放善意。
舒苑他们也不耽搁,打算离开,李红霞叫住他们:“把这罐麦乳精也带回去给小满喝,不用给我们留。”
舒苑说:“舒荷学习忙,给她补充营养。”
小满的声音又萌又甜:“给二姨喝。”
舒荷笑嘻嘻地捏小满的小脸说:“我不客气,那我就跟小满抢着喝啦,我特别喜欢你这个小崽。”
回家路上,舒苑说:“又让你听这些乱七八糟的。”
陈载开口:“这是好事儿,帮小孩找到父母。”
在他看来,舒苑有时候的行为跟他记忆深处很像,比如这次帮助别人。
小满最开心,说:“我妈妈很棒,帮孟安找到亲生父母。”
舒苑也夸奖小满:“小满更棒啊,还在小河村的时候就出了力。”
陈载沉声问:“舒苑,小满在乡下都经历了什么?”
从母子俩的日常对话推断,应该有不好的事情,他不想自己去调查,担心了解到小满悲惨的过去。
舒苑再次踢皮球:“等你儿子长大问他不就行了。”
反正过去那些事情都不是她干的!
不知道陈载知道小满的遭遇后还能不能维持沉静淡定的模样。
接到球的小满马上把球往十几年后踢,说:“等我长大跟你说,爸爸。”
回到家,舒苑冲泡了三大杯麦乳精,小满非常有自知之明,闻着香甜的气息吧嗒着嘴说:“我怕尿床,只喝小半杯。”
舒苑差点笑喷,大声对在卫生间洗澡的陈载说:“听到了吧,你儿子跟你一样自律。”
并没有出现她想象中的苦哈哈的悲催的带娃生活,像小满这样早慧又自律的小孩,带起来很容易,倒是小满给她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
陈载早就发现了,亲生儿子,小满好多行为特点跟他都很像。
——
小满放暑假这些天天气热,舒苑不让他白天摆摊卖糖画,再说也没人看着他,他跟舒苑去上班,还是傍晚摆摊。
九月份开学,小家伙上了学前班,舒苑发现,陈载已经开始边工作边读博士,她一点都不意外,按书里所写,陈载以后可是年轻有为的工程院院士。
陈载觉得在医院没有行政职务挺好的,读博也要花很多时间。
他很忙,但他还抽空看了梦的解析这本书,舒苑仍没提攥手腕的事儿,但跟他借了这本书看。
他这样上进,给舒苑稍微带来了点压力,准备考夜大,混个大学文凭。
舒苑并不觉得通过夜大混文凭就比全日制本科生低人一等,八十年代夜校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多需要学历的人,比如各机关单位的干部,都是通过读夜大拿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