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4/5页)

邵成业同样麻木的心似乎活了过来,说:“像,像兰杰,她要是长这么大的话应该就长这样,你看,长得像你。”

展信阅读,得知具体地址,夫妻俩当即决定收拾行李奔赴东北。

“咱们的钱够买火车票吗?”邵成业局促地问。

孟晓棠手里捏着照片舍不得撒手:“我妈给汇来那五十块钱,就用那钱买票。”

——

周六晚上,又去老宅蹭饭,看到一家三口一块儿穿过垂花门,站在门口的陈甫谧立刻招呼小满来吃糕点。

他对现状非常满意,要不是舒苑跟小满,陈载都懒得回家来吃饭。

小满挑了块最爱吃的蜂糕,拿给舒苑一块,自己一块儿,又给多宝一块,可是多宝摇头说不吃。

“你不是最爱吃蜂糕吗?”小满问。

“我奶奶怕我蛀牙,不让我吃。”多宝嘟着嘴说。

舒苑咬着蜂糕,她观察两个小孩,明明是多宝早几年回城,可小满多宝活泛多了,可见有完整的家庭对小孩真的非常重要。

她再次觉得他们当初结婚的决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舒苑照例要去厨房问一下需不需要帮忙,看陈惠站在附近,瞧了下她的脸色说:“这是咋了?”

陈惠眼眶微红,把舒苑拉到一边说:“我妈还是不让田野来路城,让我赶紧跟他办离婚手续,还让我把多宝给他送回去。”

太正常了,杜康都看不上小门小户出身的舒苑,更别提土里刨食的田野,有这样一个女婿简直是她人生中的污点。

陈惠跟舒苑一样都是高中毕业下乡,回城后招工进了市档案馆,估计她爹妈出了力,不过以她的资历还没分到房子,她宁可带多宝住在职工宿舍也不在老宅住。

要不是跟她爸妈说田野的事儿,她可能也懒得回老宅。

舒苑问:“按知青回城政策,他落不了户吧。”

陈惠摇头:“现在政策正紧,有些随知青回城的家属都是先回来,再找机会落户。”

落不了户的话就没有粮油指标,就得吃高价粮。

舒苑心说大活人自己来不就行了吗?不想离婚的话那就有点魄力。可她不太好挑事。

舒苑问:“你们都分开好几年了吧,没想着离婚?”

陈惠马上摇头:“在乡下他们一家对我都很好,我当时嫁给他也是为了躲避二流子骚扰,总不能回城就抛弃他吧。”

“你不指望父母给你经济上的补贴吧。”舒苑又问。

陈惠又摇头说:“我的工资能养活多宝。”

看陈惠低落难过,舒苑说:“那你为啥要受父母辖制呢,小夫妻俩想想办法。”

大门口,小满跟多宝正在拿菜叶子喂鸡鸭鹅,多宝忧虑地说:“我可能要被送回乡下,我奶奶一直都想让我回去。”

小满安慰她说:“说不定时间长了你奶奶就能接受你,我姥姥最开始还想把我送人呢。”

多宝摇头:“我奶奶不一样。”

小满很同情多宝,但他们是小孩,又能有啥办法呢。

最后俩小孩商量的结果是,多宝最好也摆个地摊,挣钱养活自己。

俩小孩开动小脑瓜,摆啥地摊好呢。

舒苑跟陈惠的对话被打断,陈甫谧叫她,舒苑赶紧应声进屋。

桌上比刚才多了一大摞颜色质朴的布料,以原主在乡下生活的经验判断,这些布料是自织自染的。

“这是你公婆给寄来的布料,你们俩结婚不肯收他们的礼金,他们也想有所表示,这些布料都是你婆婆自己织染的,是他们的心意,你们走的时候带回去。”

舒苑心说陈载都不认亲爹跟后妈,那么她哪来的公公婆婆!

她偏头看了陈载一眼,看他面色冷肃下颌线紧绷,肯定是他拒绝了这些布料,陈甫谧就来找她。

以陈载对陈谨正夫妻俩的抗拒程度,拿了这些布料他得多膈应得慌。

舒苑攒起笑脸说:“爷爷,你就别操心陈载父子的关系了,他们都是成年人,有各自的考量,别人再撮合都没用。”

接着她明确帮陈载表达观点:“陈医生不想要这些布料,我们不会拿的。”

陈甫谧想着舒苑性格好,可能容易说服,说不定还能当父子俩的中间人,谁知道她也一样油盐不进,但没放弃劝说:“你们结婚是父子俩缓和关系的最好机会,以后哪有这机会?”

舒苑继续保持笑脸为陈载代言:“说不定父子俩都不需要机会呢,爷爷您写书挺忙的吧,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太操心别累着。”

陈载看向舒苑,她的眼神清澈,表情看上去很真诚,说得都是最直白的话,爷爷也没有生气。

小满是他的好用的替代品,有了小满爷爷就转移注意力,不再整天关注他,舒苑是他的嘴替,舒苑居然能很好地领会他的想法并准确地表达出来,他现在还有了特别好用的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