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舒苹一家四口也住电器厂家属院,再说她一向实诚,不擅长撒谎。

“你就想办法糊弄咱妈就行。”舒苑祈求道。

舒苹也想节省电话费,并没多费话,干脆地说:“行,你去吧,我来应付咱妈。”

放下听筒,舒苑缴了三毛钱电话费,往出发大厅的方向走去。

能做的她都做了,急也没有用,在到达白桦县小河生产队之前,她要休养生息养足精神。

正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突然听到有人喊她:“舒苑,可找到你了。”

睁开眼睛,舒苑意外看到舒苹气喘吁吁地朝她快步走来,连忙出声:“大姐,你咋来了。”

舒苹边平复呼吸边急匆匆地说:“你带干粮没有,我给你拿来几个馒头,食堂刚蒸好的,热乎着呢。”

已经是八零年,可工人们还吃不上白面馒头,馒头是杂合面的,黄不拉几,除了十个大馒头,还有两根胡萝卜跟一个白菜心,还有白萝卜咸菜。

舒苑把网兜接过来拎在手里,笑着说:“我倒是忘了干粮这事儿,这些足够我路上吃。”

舒苹的左手始终按着上衣口袋,这时把舒苑拉到楼梯处,眼看四下没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散钞,说:“你没钱吧,我刚发了工资,四十多块钱,给你带上。”

舒苑看着那叠皱巴巴的零散钞票,嬉笑着说:“大姐,月初才发工资呢,还没到时候,这些钱是不是跟工友借的?”

舒苹圆圆的脸颊上露出两个笑窝:“是工友们临时凑出来的,穷家富路,你都带上。”

舒苑没有客气推脱,把钱接过来叠好装进上衣内兜,笑着说:“大姐,这些钱真是及时雨,要不我可能没钱买回程的票。”

她现在有六十块钱,有钱就有底气,有安全感,不会束手束脚抠抠搜搜的,最直接的是,有钱买返程车票。

没有再问为啥突然要去接孩子之类的话,舒苹说:“你去检票吧,我回去上班。”

目送着舒苹胖胖的背影混杂在人群里,舒苑眼睛发热。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很瘦,只有舒苹很胖,连背影都是摇摆的,沉重的。

可这个心宽体胖的大姐,用她的憨厚质朴给原主撑起了一片天。

原主生育那段时间,是舒苹把她藏了起来,让她顺利渡过产期,原主一穷二白,舒苹工资也只有三十四块钱,可她为原主花了不少钱。

舒苑心中默念,她一定会把这四十多块钱,还有以前舒苹为她花的所有钱都还回去。

正值中午下班时间,站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上,周围各种嘈杂声入耳,舒苹觉得糟心透了。

舒苑没有工作,怎么养活孩子?

李红霞一直被瞒着,怎样才能让她接受这个孩子?

家属院的人肯定要看热闹,闲言碎语能把舒苑淹死。

舒苑还能不能正常结婚组建家庭?

孩子父亲是谁?他不管孩子吗?

繁杂思绪向她侵袭,想不出所以然来,而且舒苹压根想不到舒苑把小满带回来这个过程可能都不会顺利。

舒苑正心情愉快地验票,上车,车上异常拥挤,舒苑行李少行动灵活,迅速挤到两节车厢连接处占了个位置,顾不上脏不脏的,直接坐到地上。

路程是两宿一天还要多,总站着肯定受不了。

没一会儿,车上涌上更多的人,连接处的位置都被挤满了,舒苑很庆幸自己提前占好位置。

火车开动,铁轨接头处哐啷的震动传导到车厢中,震荡着舒苑倚靠着铁壁的后背,舒苑抱着斜挎包昏昏欲睡,书中剧情的各种细节在她大脑中来回翻腾。

原主于七三年十七岁高中毕业后下乡,跟下放医生陈载走得近,舒苑想他们应该算是在谈对象。

七五年夏天发洪水,原主在洪峰中救人被洪水冲走,当地社员认为她没有生还可能,已经放弃寻找,只有陈载锲而不舍地找她,在下游河滩发现她后,冒着滂沱大雨把她抱进废弃磨坊。

死里逃生,两人喜极而泣,就那么一次,她意外怀孕。

孩子于次年在小满节气出生,因而得了这个小名。

后来两人关系急转直下,原主不怎么理睬陈载,生下小满后交给农户人家寄养,转而迷恋一名下放作家。

至于原主为啥要生下孩子,又跟陈载说小满不是他的孩子,舒苑并不是很理解,也许知道怀孕时已经是四个多月,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引产比生下孩子对身体伤害更大。

想保护下放的陈载?未婚生子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有更好的办法养育小满,可是她后来移情别恋去迷恋作家!

或许当年青春年少并不算是恋爱吧,也许她并不喜欢陈载才跟他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