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5页)
实际上,罗和首领打的是另一个主意,
希望广宁卫跟岐州耗尽银钱买他们的牛羊,要是能挪用广宁卫的钱就更好了。
挪用银钱的事,他也不是没干过。
罗和首领知道一些秘闻,相信他们能干出这种事。
只要跟预想中一样,冬日奇袭,必然得胜。
罗和首领跟当碚首领两人看出对方的意图。
尽力榨干昌河州的钱财,等冬天出其不意抢一笔。
到时候平临国朝廷想要援助都来不及。
好让他们知道,部落不是好惹的,更能在后续的谈判中占得先机。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确实有可行性。
而且冬日本就要把一部分牛羊出售,这次不过增加数量而已。
一个地方能吃下的物资是有限的。
这处用钱多了,另一个地方用钱就少了。
比如现在的昌河州,户司工司两位主事,天天为银钱发愁。
因为本地官吏们的月俸发到九月份,也就见底了。
马上是年关,官员们还好,基本都有家底。
书吏跟差役们可就惨了啊。
昌河州银钱短缺的情况,比当碚罗和两个首领想象中还要严重。
所以他们这个用牛羊掏空昌河州岐州的想法,其实有可行性。
五个部落首领商议过后,带了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订单前来。
他们要售卖三百三十万只羊,以及四十七万头牛。
用这样超过昌河州岐州能力范围内的订单,强行拖垮他们。
假意和谈之后,再等到九月十月突袭抢粮抢牛羊。
这便是当碚跟罗和首领的意思。
甚至连其他三个首领都不知道,另外三个人,那是正儿八经的想做买卖,用牛羊换物资,他们愿意的啊。
其中一位还道:“咱们加起来三百七十多万牛羊,昌河州买得起吗。”
“天气马上就要冷了,他们内地的物资运不过来吧。”
当碚首领心道,要的就是他们运不过来。
这群蠢货还真当自己在做买卖。
众人再次抬头看向岐州衙门,五个人怀着两种心思进门。
衙门里面的纪楚跟邓将军听说他们终于进来了,笑道:“邓将军认为,他们在商议什么。”
邓融摸着胡子笑:“估计被岐州情况吓到了。”
就算是邓融也有些吃惊。
但跟部落首领的惊吓不同,他更多是惊喜。
肯定惊喜啊,有纪楚这样的同僚,实在太省心了。
本来以为岐国突然变成岐州,肯定需要时间精力去消化。
没想到纪楚来这里一个月时间,就让本地百姓如此信服。
原本想要生事的本地官员,则被他带来的官员狠狠压制。
如此快刀斩乱麻,平定一方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即使纪楚多次解释:“岐国情况不同,之前国王太不做人了。”
还有什么:“这里土地也多,本就是把无主的土地分出去,其实不算什么。”
“棉花籽也是明年再发,还是这里的人太苦了,稍微有点希望,便会知足。”
也正是这样,纪楚才意识到,很多地方农民起义,必然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否则起义不会此起彼伏。
只要他们这些当官的做个人就行。
纪楚说的真心实意,邓融却越看他越欣赏。
纪楚倒是有点羡慕邓将军的胡子,可惜他娘子委婉拒绝,说等等再留。
哎,只能再等几年了。
衙门里面气氛轻松。
让进来的五个首领微微不适。
他们一路过来,对平临国手里胆战心惊,他们却在这唠家常。
甚至都讨论要不要留胡子,怎么留才好看。
这种差距,让罗布首领等人更是不满。
当碚首领则紧紧盯着他们。
凭什么最好的土地都是他们的。
凭什么他们可以那样轻松自在!
纪楚只当没看到,邓将军则不再说话,明显以纪楚为主。
这种动脑子的事,还是交给纪楚吧,他们看热闹即可。
接下来的“和谈”,倒是让邓将军出乎意料。
“四十七万头牛,三百三十万头羊,当真?”邓将军说出之后,身边其他官员表情都差不多。
这要是都买下来。
今年昌河州不缺羊肉吃了啊。
等会。
他们有那么多银子吗。
即使纪大人不说,可户司主事整日愁眉苦脸的,能看出来他们昌河州没钱啊!
他们问朝廷的银子还未拨下来。
现在岐州用的一部分银钱,都是从昌河州挪用的。
任谁都看得出来,昌河州州衙门,穷的叮当响啊。
在场官员心思百转千回,已经看出这五位首领的意思。
“你们平临国地大物博,物资充沛,我们用百万牛羊换你们百万物资,难道换不成吗。”当碚首领这话说的有些火气,听的岐州官员很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