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7页)

可没过多久,就传来这两家大户结亲的消息。

周家人觉得不对劲。

果然,后来的那家大户上门要钱,所要的利息更是可怕,当初让周家夫妇签的合约他们是做过手脚的。

不管是利息还是还款时间,跟商议的天差地别。

不还?

那就拿你们家龙凤胎抵债!

他家孩子生得好看,又是罕见的龙凤胎,许多大家就喜欢用这样新奇的奴仆。

多半这大户早就看中他们家孩子,想弄过来送礼。

趁着他家出事,既安抚他们不去告状,又能把孩子弄到手。

众人这才知道,岂只是官官相护,这县里大户人家互相或许有些矛盾,但不妨碍他们联手吃掉这些小虾米。

眼看孩子就要被强行抱走。

周家六口人经村里人指点,年后全家搬迁,跑到安丘县,投靠周韩村的远亲。

远亲一家知道他们的难处,也听说那桩冤案,自然让他们住下。

不让登记两个孩子名字,就是怕双胞胎被找到。

周家六口抱着孩子痛哭。

不是他们想哭,而是这些事一提起来,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李师爷跟纪振也难掩悲痛。

算起来,曲夏州这地界,连着两三年收成都不错。

可下面的百姓却过成这样。

那周家的长子只是想开荒多种点粮,就遭受无妄之灾。

他不仅残疾,弟妹也要被卖。

若换作他,这个时候只会更颓废。

纪振甚至明白从一个健全人变成残疾人的感觉。

当年他也会说话,之后因病变成哑巴。

这还是没连累任何的时候。

眼前这个周家长子,肯定会觉得自己连累家人。

纪振有些想求情,下意识看了看四叔。

纪楚表情微动,面上看不出什么,纪振却能知道四叔显然动了恻隐之心。

妥了!

四叔出手,肯定没问题。

谁料四叔竟然问道:“这几年收成还不错,为何没有余粮。”

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不止衙门的人知道,周韩村,周家村的人都知道。

可纪楚还是问了出来。

对方的答案也很明显:“田税要交,要交六七成,实在没有办法。”

“还有匪贼劫掠,每年剩不了什么。”

甚至他家母亲,都是前些年冻死的,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即便是没有疯牛断腿糊涂冤案的事,这家也到强弩之末。

换句话说,就算没有安丘县安稳的日子吸引,那些农户也是要再求生路的。

那生路无非两条,离开曲夏州,或者成为匪贼。

又或者官逼民反。

总之哪一条,都不如现在的好。

他们就是想过安生日子,所以跑到安丘县的。

如果一定要他们回去。

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更狠的盘剥。

众人沉默。

周韩村的韩村长嘴唇微动。

这样的日子,他们可太知道了,两年前的周韩村也是如此。

纪楚靠着椅背,轻轻瞧着桌面,等茶饮尽了,开口道:“想来这样的事,不是头一件了,范县丞你让马典吏搜集一下,将冤案过程记录清楚。”

刚才韩村长说,有一半的农户负债,可见不是个例。

随后又对这六口人道:“登记吧,不会让人抓走孩子的,逼良为奴,本就是一项罪名,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

好看的双生子,还要做礼物送给大户人家。

这一句话说出去,就够对方喝一壶的了。

韩村长连忙让他们称谢。

有纪县令发话,肯定没问题的。

周家六口显然知道纪大人的名声,连连感谢。

纪楚看向那周家长子,又道:“你家的祸事也并非因你而成,万不可因此自责。”

“虽断了腿,却也是家中男子,打起精神俩,家里依靠你们几个。”

那周家长子缓缓抬头,眼中已然又有泪花。

纪楚来得快,走得也快。

衙门还有沾桥县的差役等着回信啊。

突然的这件事,让衙门上下都在忙碌,单默契瞒过吃酒的四个外县差役。

只让他们在衙门小房中吃酒,肯定不同他们说任何事。

所以他们再拜见纪县令的时候,已经有些醉醺醺的了。

纪楚把信件送到他们手中,还道:“要不然歇息一晚再回。”

这四个人赶紧摆手:“王县令还等着我们呢。”

按照他们来看。

王县令是纪大人上级,那边发话,这边肯定照做,所以回去的时候,步伐还快了些。

等到当天夜里,四个人终于回到沾桥县,立刻把沾了酒气的书信送到衙门。

沾桥县衙门内宅,王县令正躺在小妾怀里吃点心,听到纪县令回信后,笑道:“这样快?看来是个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