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4页)

“娘子……”

“起床吧,我们得吃早饭了,我肚子都饿的不行了。”锦娘笑道。

蒋羡这才和锦娘一处起来,她们二人穿好衣裳了,再喊丫头过来伺候,梳洗完毕。外头小厮从附近买了早点过来,夫妇二人一处用了。

正好蒋羡今日旬休,昨日嫁女,今日走到院子里,偶有的一条根炸完的鞭炮,仿佛残留着昨日的热闹。

宁哥儿一大早就去太学里了,他和锦娘一样,对吃食并没有什么挑剔的,常常在外面吃早点。即便有人说什么外面吃食多脏,多不干净,但宁哥儿觉得便宜就好,为吃食不值得耗费太多功夫。

蒋羡用完饭去了书斋,锦娘又去库房四周检查了一下,甜水巷和洛阳的租子日后就是女儿的了,好在她又置办了一处房舍,但还是不够。

好在蒋羡如今的俸禄已然很高了,每月月俸三十贯,二十贯职钱和十贯餐补,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一百五十石禄米、十匹绫、三十四匹绢,甚至还有两千亩职田,佃租全部归个人所有。

这就已经非常多了,家里根本用不完。

钱财盘算一二,次日清点破损之物,如此差不多到了吃中饭的功夫,橘香把昨日没有吃完的好菜炖了,又炒了两样时蔬。切成细蒙蒙的茭白丝炒着瘦肉,腊肉切成透亮的薄片,用笋片烘。

锦娘和罗玉娥在一处吃,罗玉娥道:“我和你爹吃完饭就先回去,等过些日子再来,到时候拿些新鲜菜过来。”

城里菜贵,肉也不便宜,关键是还并不好吃,她回去种些往儿子女儿这里都送些。

锦娘也不好多留她,只道:“你们在庄院过些日子再上京来玩就是了。”

“放心吧,我和你爹原本也是乡里人,如今住着自家的庄院,庄户都是我们家的佃户,一切都还好。”罗玉娥倒是不担心别人找茬了,她儿子做官,女婿是开封府府尹,谁敢招惹她们呢?

送走魏雄和罗玉娥夫妇,阿盈过来说话,她道:“这魏家八郎的婚期似乎也快办了,这前后脚嫁进去两位新媳妇,怕是又得比上了。”

锦娘好笑道:“你担心这个做什么,虽说都是嫁进魏家,可是又不同房头。不在一口锅里吃饭,就没什么利益纷争。”

阿盈却没这么乐观:“娘子,这人啊,就爱踩一个捧一个,即便二人起初没有存着比较的心思,日子久了,恐怕也会有虢隙。”

“这倒也是,可咱们担心也担心不了,这些事情还是得筠姐儿自己去处理。只有她自己去处理,才能够磨炼自己。”锦娘如是道。

就像张平君,当时婚前看也是个极其不错的姑娘,但真的过日子,以前的那些智慧似乎都没了,也开始和她的姑母似的怨天尤人,常常心情不好。

人嘛,没遇到自己身上的事情,都似乎很有一套应对之策,但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容易进退失据。

可她们还年轻嘛,犯了错,还是可以规正之后再改的。

倒是隔壁江家,竟然这般快就给女儿定下亲事,定的人倒是还不错,秘书少监柯家。孟夫人说起江家姑娘还努努嘴:“我看她们家那么好的一个大姑娘,也不知怎么跟见不得人似的,那么快就定下亲事了。”

这些话锦娘不会跟着说,她岔开话题道:“你家老二昨儿我瞧见了,是不是有了身孕?”

“是啊,刚刚出怀。”孟夫人很是高兴,这女人一旦生个儿子地位就稳当了。以前不喜欢怎么了,时日长了,总会有感情的。

被转移了话题,孟夫人又叹道:“我家二丫头和大的那个不同,若是随意嫁去外人家,定然是吃不得苦。可自家姑姑姑母家里,总是好的。”

锦娘点头:“是啊,总会熟悉些。”

三日之后,锦娘送三朝礼,总不过是首饰、彩缎、油蜜、蒸饼、鹅蛋、茶饼、鹅、羊、果物等等。

又接了女儿女婿回来,再见筠姐儿,头发已经梳上去了,戴着锦娘替她打的珠冠,身上穿着正红的抹胸,外穿紫色销金领抹衣裳,看起来端庄可人。魏七郎穿紫袍,头戴金冠,脚底踩着粉底青皂靴。

二人看起来极为登对,锦娘待他二人行完礼后,又笑道:“咱们都不是别人,我也不耐烦请许多人来,不如我们等会儿去园子里摆一桌,只咱们自自在在的说话。”

魏七郎道:“岳母说哪里话,我正有学业要向老泰山请教。”

这个女婿还真是提头知尾,这也省得锦娘啰嗦许多,还道:“去吧,你岳父今日特地提早回来了。”

魏七郎含笑退下,锦娘连忙拉着女儿坐下:“怎么样?”

筠姐儿待下人们都退出,方道:“魏家的规矩比咱们家里大,好在我以前在他们家里读过几年书,魏家的亲戚我都认得。但是以前熟识的魏家大娘子,却和我生疏了许多。我现下跟着七郎君住栖霞院,是个两进的院子,虽然算不得很大,但是收拾的极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