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4页)
晚上,夫妇二人歇下,蒋羡脚冰,非要放在锦娘腿窝里,被锦娘踹了一脚,他还撒娇来着。
“娘子,你是我的小暖炉。”
锦娘翻过身看着他:“可是你也不应该冰人家。”
蒋羡乖乖的道:“我知错了,还不成么?”
锦娘笑眯眯的搂着他,又说起一件事:“你同我说想把扬哥儿调到京中来,我自己的弟弟,我不指望他好是不可能的。但是,总得能力匹配,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你不会做官,偏偏在要害衙门,那害你的人可就多了。
蒋羡笑道:“放心,是正七品工部员外郎。”
“可以么?这可是京官啊?”锦娘知晓多么不容易。
蒋羡道:“有我在呢,你弟弟原本也擅长这些。如今做官,便是千番本事,朝中无人提携可不成。”
靠张家肯定是靠不了的,张家现在只是荫官。
魏家又不是很了解魏扬,最好的便是蒋羡提携,锦娘听到这些,也希望魏扬能够好好干,将来为自己的小家撑起一片天。
次日起来,雪越下越大,隔壁江颂却给筠姐儿还有孟家姐妹孙家姊妹下了帖子,去她家赏雪作诗。
大抵在锦娘的教导之下,蒋家的孩子若是太闲了,就会觉得很无聊,她们都爱忙里偷闲,觉得更有意思。
筠姐儿想着自己住的近,把最后一双鞋面绣好,才披上裘衣,让人撑着伞过去。
锦娘还嘱咐她:“别吹了风。”
“知道了,娘。”筠姐儿说完就过去了。
姑娘家们专门玩耍的功夫不多,锦娘也希望女儿能够出去玩玩,她则躺在榻上看书。下午,筠姐儿回来时赢了彩头回来的。
锦娘问道:“你们今儿玩的好么?”
“还成吧,大家也不论什么输赢,人人都有彩头。”筠姐儿笑道。
锦娘摸了摸女儿的头:“平日咱们家的孩子都很紧绷,这般去玩玩也好。”
锦娘很难松弛下来,孩子们大抵也是如此,故而,她希望女儿能比她更好些。筠姐儿却道:“娘,我觉得江颂有点和我互别苗头的意思。”
“哦?这怎么说?”锦娘道。
筠姐儿笑道:“孟家两姐妹是我先认识的,和我的关系不错,孙家姐妹呢,孙二姑娘性情很随和,孙大姑娘带着妹妹出来交际,她明年又要嫁去孟家,我就帮她们两边认识,江姑娘就不高兴了。”
女人之间的这种较劲,毋须言语说出来,应该都能察觉出来。
这样的事情锦娘就不多过问了,即便是大人和孩子,都还是要有隐私。
孙家姑娘们倒是收获颇丰,不仅得了两盆茶花回来,还提前和未来小姑子打好关系。唐朝王建的诗中就有写,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率先和小姑子们把关系打好,总比多树一个敌人强。
孙二姑娘在马车上和姐姐道:“姐,孟家二姑娘性情率直些,三姑娘性情温和,看起来都好相处。今日也要多谢蒋姑娘,她两边撮合咱们认识,说咱们好些好话呢。”
“傻瓜,她是什么都有了,所以不吝啬做好人。等你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你亦是云淡风轻。”
看她们孙家为了她的嫁妆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家具首饰付了定钱还要准备茶具、杯具,碗筷,甚至还有新娘子要做的新衣裳布匹,都一笔不菲的钱。
可是显然蒋家经济状况很好,人家也有底气。
人嘛,仓廪实而知礼节,什么都有了,何苦还斤斤计较?
孙二姑娘心想姐姐为了亲事太胆子大了,竟然自行把亲事要定下,幸而是母亲开明,如今却嫁一个庶出的。
如今又羡慕起蒋家姑娘,殊不知人家正是因为结了这门好亲,人家爹才升官连连。
孙家二位姑娘又来周四娘子这里,周四娘子正筹算钱呢,年礼就耗费了不少,周三娘子看到她给女儿的是鸡翅木就说了好大一通。说普通乡绅人家都是用红酸枝的,她倒好官宦人家,女儿的嫁妆穷酸,惹人笑话的,不得已又要换成大红酸枝的。
如此焦急,以至于整个年都没过好。
锦娘这边也是忙碌起来,她是主要替女儿做嫁衣,筠姐儿在之前锦娘的规划下,这一年纯休息,针线就不必做了。她还请妇科圣手专门帮女儿把脉,女子多半都有气血亏的毛病,要不要滋补云云。
明年三月出嫁,说起来还有一年的功夫,但是时光可是过的很快呀。
这个时间,锦娘已经把中衣对襟边缘都缝了珠子去,外边的大袖开始裁剪,她在做的时候,筠姐儿就凑把手教定哥儿功课,也算是减轻娘的负担。
“我看你养了这些日子,头发也好多了。”锦娘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