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4/6页)

何止是前程万里,这个名字还正好击中了他的心意。

“简直完美,祝贺明总。”

明汐歪着头:“梁总,你不会生气吧?”

“我为什么会生气?”梁见铖不解发问。

明汐不好意思地低了低眼光,也不藏着掩着,厚颜无耻把梦想说出来:“梁见铖,你难道没发现嘛?我叫明宙——就是想着有一天我的公司可以超越星海呢……”

噢噢噢,原来是这样啊。

他还以为这个名字有什么隐晦的情感含义呢,是他自作多情了。

“我不生气,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梁见铖握着手中的杯子,像个绅士又自信的年轻资本家,对着明汐这位想要超越自己的合作伙伴兼竞争对手,他不仅送上了最大祝福,也给她最大期待。

“拭目以待,明汐。”

“好呢,梁见铖。”

五月中旬,明汐的“明宙”代理服务公司的各项流程基本都办妥了。为了控制创业成本,公司注册地址选在了海港一个新开发的创业园区,而办公地点就是她现在租住的复古公寓。因为她平时的工作主要是联络客户、挖掘客户以及跑工厂研究货品,大多数时候,只要有一台电脑就足够了。

不过,她还是添置了传真机、打印机,以及一张适合长期办公的转椅。

对于她这样的办公方式,彩妮提出一点困惑。

明汐用英文解释,她这种上班方式可以称为“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简称 SOHO。

彩妮一时羡慕极了,她理解的居家办公是不是可以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想提早下班就提早下班呢?

然而,彩妮还没羡慕一天,就发现明汐这个 SOHO人士比她这个商场销售员还要忙。仍然每天比她更早起床,更晚结束工作,一天 24小时,有一半的时间还得自费跑工厂,整个工作节奏,比之前在海鸥上班时还要辛苦。

那是当然,自己创业风险不小,自然要充满斗志和决心——

明汐几乎把手上的钱都投入到了创业里。当下互联网广告尚未全普及,企业的产品推广还依托传统媒体,比报纸杂志电视等进行宣传,这些宣传费用太高,明汐暂时不予考虑。

她要单干的事情,季润泽在北京知道后,给她提供了很多国外可以免费发广告的论坛,比如早期的 eBay社区,或ThomasNet……

明汐花了两千大洋,在外贸黄页(一个专门为从事进出口外贸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的平台)上买了一个名录,刊登了她的公司名字。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结果真的有海外客户通过黄页上的名录联系到她……

现在传统外贸公司,更多是通过参展方式获得客户,她不考虑参展的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当下国内展会如广交会,就算位置一般的摊位费也要三万块。

所以,趁着国际互联网普及率还不高,明汐选择通过这种大海捞针的方式寻找客户。即使相对困难,或许也是抢占先机。

对了,她主营的产品是什么呢?自然是基于她手头现有的资源来确定。目前,她有资源优势的产品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德子和俊俊等哥们提供的纺织品;第二类则是她一直想要坚持做下去的小百货家电。

回想在贺总和黄总分公司的那段时间,她在工厂里待了整整三个月。

一切仿佛都是命运精心安排的巧妙铺垫。现在的她,有资源有经验,语言交流也越发流畅自如,她的客户一定会重新回到她的手中,因为毋庸置疑而不需要着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明汐想把这句话改了改,人生尔尔不过如此,但订单和发财会无比明确地照耀她想要走的这条路。

心态好像真的会影响运气。自从单干之后,明汐愈发觉得自己不适合给他人打工,尤其是给男人打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她原本以为会把手上存款亏得所剩无几,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

三个月后,她收到了星海外贸汇过来的第一笔货款。

在扣除成本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支出后,她仔细盘算了一下收益——

她竟然赚了十万!

拿到这笔钱的那一刻,明汐第一个就是给梁见铖打电话,客套又真诚感谢一下。

“梁见铖……我收到货款了。谢谢梁大老板……谢谢星海。”她的口气简直乐不可支。

按照合同约定,货款应在收到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打过来,没想到星海的速度如此之快,仅仅一个工作日就把钱打给了她。现在看来,她交的那一个点的佣金,还是很值得的。

“是星海要谢谢明总才是……我要去趟广州,刚刚准备登机。”梁见铖在机场接听了她的电话,不仅没有居功,反而对她这个合作伙伴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