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5页)

今天请梁见铖和杨闵文过来,他们还想听听这两位商业精英的看法。梁见铖自不必说,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至于三哥杨闵文,长期和女强人在一起,肯定不缺想法。

只要他们能给他一点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和俊俊的创业之路上都能走得更顺遂一些。

德子的想法,虽然昂扬,但也务实。

尽管这顿饭,梁见铖对杨康德的心机和盘算有所不满,在他人谋求事业发展的事情上,他不会因此态度偏颇。尤其在事业方面,梁见铖有着和母亲一样的豁达胸怀,绝不是那种自己上位就打压他人。倘若他是那种人,当初也不会在论坛上撰写文章分享经验。

针对德子和韩俊俊的生意之道,梁见铖实实在在地给出了两条建议,指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

他没有直接给出解决办法,但德子顺着思路深入思考,越聊越投入,兴奋得差点拍桌而起。

“梁总,我再敬您一杯!”德子感激地再次向梁见铖举杯。

梁见铖平日酒量尚可,各种酒都能喝上一些。但今天,他真感觉自己有点不胜酒力了。目光又不小心落到一旁安然坐着的明汐,明汐面颊红润已经褪去,莹莹灯光下看起来又是鲜明莹白。

是他差劲了……

好像只有他在谈生意话题,明汐就会全程掌根托脸,专注地听着。

“我夜里还要赶飞机,不能喝了。”梁见铖伸手挡在杯口,解释说。

德子一听,自然不敢勉强,心里稍纵即逝一点困惑:难道因为这顿饭,梁见铖真推迟了航班?

说完自己的建议,梁见铖也不忘鼓励杨康德和韩俊俊:“人为谋生而勇,你们有勇气把这个作为事业开始,无论从时机还是契机来看,当下都是适宜。我不能断言必定成功,但事已成了一半。”

德子受到鼓舞,对梁见铖感激不尽:“梁总有学问,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我和俊俊没啥文化,想在这社会上找份好工作真的太难,还不如拼一拼。我们本来就没什么可失去,有的是热血和激情。”

“明汐,我和俊俊也得谢谢你。”德子接着说,又将目光投向对面的明汐,“上个月要不是你给的分销建议,我和俊俊现在可能还在大马路上摆摊卖货。你和梁总、闵文哥一样,都是我杨康德的贵人。”

德子掷地有声,说得那叫一个豪情满怀。

明汐克制一笑,淡淡开口:“建议都是死的,行动才能让思路活起来。是你们自己做得好,不用把功劳都往我身上揽。”

“那这最后一杯酒,我直接干了,谢谢机遇吧。”德子目光闪闪说。

……

只要始终保持笑容,人和人相处的氛围基本不会太差,即便双方存在着阶级差异。就像刘姥姥也能把王熙凤逗得开怀大笑。

这场拼凑起来的饭局结束之时,所有人都有点不同的意犹未尽。等了一整晚的彩妮,也终于等到了杨闵文和梁见铖之间的单独互动。

在酒店大堂,德子和俊俊去前台结账买单,明汐和彩妮在一旁等候。

梁见铖和杨闵文双双站在一盏玉兰灯下,灯光清雅明亮,将两个男人的身影映照得格外清晰。一个有气势,一个有气质,两人并肩而立的画面,莫名有点吸引眼球。

“等会儿你到我车里一趟,我有盒东西你帮忙带一下。”梁见铖对杨闵文说。

杨闵文允诺,也交代梁见铖说:“抽空回家吃饭。”

对于梁见铖今天更改航班的原因,杨闵文已经不想再问。

梁见铖和他母亲一样,一直都在通往强者的道路上奋进。读书时性子已展露无遗,热衷勇往直前的冒险活动。工作之后,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扮演老板的角色,也学着谙熟人情世故,偶尔也会端出冷漠克制的上位者姿态。

然而,在骨子里,他和他母亲一样,都有着一颗比谁都滚烫的心。他们思维敏锐如火,内心炽热似焰,甚至还保留着一份极为自我、又鲜少有人能真正触及的纯真。

杨闵文不能像个真正父亲一样对待梁见铖,他对梁见铖的感情,是尊重和包容。

尊重他所有他每个好的决定,也包容他冲动之下不太好的决定。

对梁见铖今晚不合时宜的一切行为,杨闵文还是将它定义为:年轻人的冲动。

杨闵文的确是典型的滴酒不沾之人,稍微喝一点就容易脸红许久。今天出门前,他给顾双洋发了短信报备行程。虽然顾双洋根本不在意,但每次杨闵文单独赴约朋友或家人的活动,他都会自觉给妻子发一条短信,详细交代自己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预计什么时候回家。

一条短信上写得清清楚楚。

今晚梁见铖和杨闵文都喝了酒,自然都不能开车。梁见铖本打算在酒店开个钟点房休息一下,然后打车去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