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最大助力(第3/4页)

楚陵却道:“康大人拿着吧,这份银子只有交到你的手里才能变成米粮,换了旁人就未必了。”

康又安赧颜搓手,这个在朝堂上敢指着帝君鼻子骂的、出了名的铁面御史竟然也有如此扭捏的一面:“那……那下官就替那些灾民多谢王爷相助了。”

他语罢竟是后退两步,对着楚陵长施一礼,倒惹得旁人齐齐一惊。

楚陵侧身一避,极有君子风范:“康大人无需客气,其实本王还有一事相求。”

楚陵前半生用了二十多年树立的品德极为可信,康又安觉得面前这位凉王大概也不会提出什么伤天害理的要求,便也应下:“王爷但说无妨。”

楚陵温声开口:“本王有一位故交好友,名叫岳撼山,他原是定州人士,曾经入伍从军,后来因为战乱杳无音信,或许也在这批灾民之中,烦请大人施粥时多加注意,一有消息便告知本王。”

康又安捋着胡须道:“原来是为了寻人,王爷放心,下官一有消息便差人告诉您。”

“那就有劳康大人了。”

楚陵最后看了眼城外绵延不尽的灾民队伍,这才转身步上马车,护卫用力扬了一下鞭子,将车头调往城门方向,车轮骨碌碌碾过地面,途经康又安身边时忽而停住,从里面轻轻掷出一样东西。

康又安下意识伸手接住,却发现是枚腰牌,楚陵低沉清润的声音隔着车帘传出,却难掩天家威严:

“吴大人背靠承恩公府,身份自然不同,康大人一心为民,难免吃亏些,下次若有不便之事,尽可持此腰牌行事,本王的面子或许还值几个钱。”

康又安闻言顿时一喜,心想凉王深受帝君宠爱,他的面子哪里是值几个钱,分明是值大钱了,激动拔高声音道:“下官多谢凉王!”

有了钱和权,事情就好办多了。

康又安立刻用腰牌调动九衢司的人,命他们进城大肆采购米粮药材,以此来安顿灾民,顺带着吩咐所有施粥衙役,让他们注意灾民里面有没有一个叫“岳撼山”的人。

殊不知他们苦苦寻找的人此刻恰好跋山涉水而来,正排在施粥队伍末尾缓慢前行,没人知道饿了大半年是什么滋味,但岳撼山知道,他饿得空瘪的胃袋里这几个月就没吃过什么正常东西,全是树皮和观音土,此刻只能狠狠勒紧裤腰带,以此缓解那种钻心的饥饿感。

“大哥,队伍这么长,该不会轮到咱们的时候就没了吧?”

旁边一名男子艰难咽了咽口水,嗓子干得快冒烟了,他们一行人都是定州逃出来的溃兵,曾经在天武营赵将军麾下效力,不过自从十年前定州被胡虏所占,赵将军身死殉国,他们就和其他百姓一样被胡人困在了定州,日日当做奴隶使唤,直到去年草原发生雪灾,这才趁机逃到京城来。

岳撼山已经饿得耳鸣了,他艰难晃了晃头,然后从一旁的树上抓下一把树皮塞到嘴里狠狠咀嚼,眼神带着嗜血的狼性:“没了就没了,京城总比定州那个鬼窟强,有手有脚的难道还能饿死不成?!”

前面有一名抱着孩子的妇人闻声回头,一边轻哄襁褓中的孩子,一边软语安抚道:“几位大哥莫要急躁,听说凉王殿下刚才派人送了数万两银子来救济灾民,康大人正在从城内往外运粮呢,再等等便有粥喝了。”

她虽然衣着朴素,但收拾得极为妥帖干净,不难想象战乱前也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女子。

岳撼山闻言眉眼间的戾气稍淡:“我和这几位兄弟一路逃难而来,数月水米都不曾打牙,难免有些急躁,还请勿怪。”

女子浅笑摇摇头,不再言语,因着她的安抚,剩下的这段等待时辰便也没那么难熬了。

随着天色一点点黑沉下去,队伍也越来越短,岳撼山原本担心轮到兄弟的时候没了米粮,但没想到派粥的官员不仅给他们每人都盛了一碗粘稠的米粥,另外还有四个黑面馒头,久违的饭香味一个劲往鼻子里钻,连胃都饿疼了起来。

岳撼山他们顾不得吹凉,连忙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往嘴里塞,谁料这时头顶冷不丁响起一道声音,让他们齐齐顿住了下咽的动作:

“喂,你们当中有没有姓岳的人?”

空气微妙静默了一瞬,只能听见草丛中的虫鸣声。

岳撼山不着痕迹和身旁的兄弟对视一眼,低头含糊道:“我们里面没有姓岳的,官爷问这个做什么?”

他们是从定州城逃出来的奴隶,甚至还杀了不少胡人,谁也不知道这个派粥的衙役无缘无故怎么会问这个,出于警惕心理,岳撼山选择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衙役没有作答,只是问道:“哟,那你们几个都认识啊?哪个地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