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5页)
那时她随婶娘前往豫州探亲,在四叔家中小住。一日出门游玩,马车在路上与其它府邸的马车卡在胡同处,那马车上的官家小姐不依不饶,是路过的秦知宜替她解围。
后来在宴席上又遇到秦知宜,两人顺理成章结为相识好友。
翁荣在豫州那段时日,都是秦知宜带着她玩,和她的朋友一起,踏青扑蝶、曲水流觞。她们一起喂过蚕,染过布,一起偷喝桂花酒,夜里看过星空,比在这京中自在许多许多。
秦知宜性子好,人有趣,和她在一处,没有身份和礼数的制约,翁荣觉得很舒心。并且,秦知宜很会照顾她,有时候她不说话,她也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思。
所以翁荣很喜欢秦知宜,从豫州离开时,还红过眼睛。短短两个月的时光,足够翁荣回忆很久。是以,两年后的今天,两人重逢后依然毫无隔阂,和曾经一样地好。
听秦知宜讲了来京的缘由,以及她往后大有可能在京中长住的事,翁荣高兴之余,也意识到了她的身份对于秦知宜的重要性。
翁荣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这人是秦知宜的话,她只会担心她能为秦知宜做的事太少。
两人亲亲热热地叙了一个时辰的旧还不够,翁荣又留秦知宜用午饭。秦知宜不是扭捏的人,翁荣想留,她也没什么事不急着回家,自然干脆爽快地应了。
为了不让母亲和舅母担心,秦知宜派连翘回家去送口信,用完午膳之后再回家,不必等她。
在翁荣的照拂下,秦知宜逛了翁家的园子,尝了一桌好饭、翁荣最爱吃的点心。为表重视,秦知宜还被带到澹泊堂,见翁荣生母,翁家大夫人。
翁夫人执掌中馈,府中大小事务都逃不开她的眼睛,秦知宜前来拜会翁荣的事,有下人传消息禀告,翁夫人早已知道。
这些自幼生在京中,家学渊源,又嫁入官宦高门为主妇的夫人们,对京里大大小小有名有姓的门户,不说了若指掌,心中总是有个印象的。起初听说来人姓秦,翁夫人便知道秦家姑娘没什么来历。
但当女儿将人带到面前,介绍她名叫秦知宜,翁夫人就有印象了。
“难怪荣儿今日这么高兴,还留人在府里用饭,原来你就是豫州那个帮过荣儿的秦姑娘。”翁夫人笑得慈目,看秦知宜的眼神,便不再带有高低贵贱的审视。
秦知宜低头微笑:“谈不上帮,出门在外,遇到需要不平的事谁都会搭一把的。”
翁夫人现在知道女儿为什么喜欢这孩子了,不说人怎么样,起码心是直的,性情直爽爱说话,不怕出错。翁荣太内敛,跟这样的孩子在一处,能带动她几分。
这种情况下,无需考虑那些门庭之别。天底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活得开心一些的?尤其翁荣上面的三个姐姐已经为士族繁荣牺牲了许多,仅剩留在身边的小女儿,翁夫人只盼她高兴。
她此时已经从高门贵夫人的身份,化为一位慈爱的母亲:“荣儿常和我提起你,既然你也来了京城,两人可以多走动。”
秦知宜自然应一声好。
简单说了几句话,翁夫人就放两位姑娘回去了。残阳西斜,秦知宜也该告辞回府了。不过翁荣扯住她的衣袖,不舍得放人走。
“臻臻,我送你回府。”翁荣早就打算好了,秦知宜回去的时候,她要专程作陪。得到秦知宜的应答后,翁荣扭头问柳妈妈,“嬷嬷,都按我说的准备好了吗?”
从未见过六姑娘待谁这么用心过,看着她长大的柳妈妈也高兴呢,笑答:“姑娘放心,全都按您说的挑好了。”
秦知宜挑眉惊讶:“阿荣,你们说什么小秘密呢?你准备了什么,送我的礼物吗?”
“是呢。”翁荣应了又不解释,神神秘秘的。秦知宜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就没追问,只玩笑说期待得很。
等两个姑娘家离开翁府,秦知宜自己带来的轿子给丫鬟乘坐,她与翁荣共乘翁府的马车。上车后,马车转过一条街,从车窗探头出去看,秦知宜才看到从翁府西墙的转角门源源不断抬出来的大型家具,还有成对成套,已经装箱的名贵器具。
翁荣的阵仗太大了,秦知宜佯装惊吓:“坏了!阿荣,你从家里抬这么多东西出来送我,翁夫人要怀疑我是拐子了。”
秦知宜站定不动,莫名其妙脸红。
她不想承认自己又傻了,强词夺理说:“就算你明日休沐,咱们也什么都做不了,还不如在这儿走路呢。”
她这话堵得谢晏哑口无言。
但是怎么办呢?只能把这事揽到自己身上。
于是谢晏愧疚说:“都怪为夫,没有办法能让夫人更满足,不然的话夫人已经拉着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