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秦知宜没设想过中间还有这样的曲折。
转眼见谢晏走进来,虽斜躺着,仍朝他招手招呼他。
“夫君,今日的羊汤送去还暖吗,好喝吗?”
食盒早被下人接走,因此谢晏看上去没有喝过汤的痕迹了,无论是神情还是姿态,都与昨天和往常无异。
和今天院子里的众人都不同。
今日人人热切,肯定不全为一碗汤。
而是“瑞雪丰年”,落雪的好兆头。以及全院上下共同为一件事热闹的喜庆。
谢晏按下心中微妙,答:“好喝。”
秦知宜笑得一脸满足,叽叽喳喳同他讲。
“这是我们在家中时的习俗,我母亲每年初雪时就会让厨房炖多多的羊汤,人人都有份。往后,我们也这样,好不好?”
方才谢晏已经听近侍说过了,知道了这回事。
而事实上,即便许倾蓝留下的房契地契和秦家的一些分红也让沈氏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但秦知宜如今是准镇北侯夫人,秦柔忠勇伯府六少奶奶的身份在秦兴德面前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甚至因为她之前在谢大夫人面前的小动作,秦兴德直接警告了她,两个月不仅没有再踏进她的院子半步,还将管家权交给了后院的白姨娘。
白姨娘接手管家第一件事就是换了她给庶子庶女们请的先生,秦兴德得知后还经常考教庶子,一副要将所有孩子都教成材的架势。
事关儿子的继承权,沈氏再不敢乱来。秦兴德大概见她安分,私下里又补贴了秦柔一些。
可再补贴也没办法跟许倾蓝留下的东西相比,偏偏两人又是一同备嫁妆,沈氏每天看着秦知宜的嫁妆一抬抬从许宅搬过来,真的是抓心挠肝的难受,“凭什么呢,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凭什么嫁的比我儿好,嫁妆都比我儿多!”
秦柔捡起被她扔掉的账本,安慰道,“您别气了,都说人生在世,福气是有限的,提前享受了未必是好事,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的日子谁能说的准呢?”
“您难道觉得婚后她的日子会比我好?”大概没想到母女俩的理想竟然南辕北辙,小六的表情有些滑稽,连谢晏都像是被噎了一下。
秦知宜被逗笑,然后问道,“不过,侯爷既然在查这件事,难道其中还有蹊跷?”
谢晏将遗书还给她,“没有,当年运送粮草确实有人从中作梗,三年前罪魁祸首都已伏诛,本侯只是想知道一些当时的细节,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秦知宜点点头,没有过多询问,三年前那场变乱,她失去了亲娘,谢晏失去了父兄和战友,肯定比她更上心,最主要人家才是专业的,她就不凑热闹了。
确定没有更多的东西,谢晏带着小六告辞离开。
秦知宜重新整理着檀木匣子,对云苓道,“我有点累了,去睡一会儿。”
云苓没说什么,许娘子走后的这三年,她家姑娘经常会有这种时候,看到什么突然想到许娘子就会没精神。
“奴婢给您点些安神香。”当时秦知宜隐约觉得自己被利用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吴知萱被李七郎救了的消息传来。
秦知宜也彻底松了口气,不是卷进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就好,想来之所以要留下她,也是因为她意外出现,谢晏大概怕她出去导致节外生枝。
如今谢晏目的达成,她这个临时道具应该也没什么用了。
不过秦知宜总觉得不踏实,还是决定赶紧找工作入职,远离上京。
恰好名单上的信息她也补充的差不多了,正好去跟秦柔套套话。
“云苓,之前找出来的诗集呢?我们也去看看二妹妹。”
比起她梧桐苑的餐桌凉亭,百花秋千,竹实院里青竹苍翠,石板铺路,正房门口还放着一口墨缸,端的清雅至极。
院子里没人,屋里倒是听起来很热闹。
秦知宜走近,就听到沈氏充满喜悦的笑声,“六郎真是客气了,我们家里就有药铺,哪里就用得着他送药过来了。”
原来是李亦宸派人送了药过来,佛诞日的事情发生后,李家三房第二天就遣了媒婆上门提亲,发生了这样的意外,秦兴德也没有什么可以端着的了。
大概除了知道秦柔重生的秦知宜,谁都以为秦柔这次是受了吴知萱的牵连。
秦兴德装模作样的表达了此事非他本愿的清高之态后,为了女儿活路还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重新接纳了李亦宸成为自己的准二女婿。
而李亦宸做二女婿,显然做的比大女婿称职的多。
一个陌生的女声道,“这是军中上好的金疮药,外头没有,我们家少爷特地寻来的。”
秦兴德的笑声响起,“六郎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