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顾茅庐(第2/3页)

且本公也没说对刘恩佑的处罚便只是那些!暂且把他的过错记下、等大战之后,在一律清算!

若他立下大功劳,便可将功折罪。否则大战之后我必按军令处置他,这有何不可?!”

“小先生,你嫉恶如仇却也不必如此严苛!都说小先生心慈手软,恩佑平日里也很尊敬小先生你,怎却不见你有半点心慈?”

姜山听到这话没忍住直接笑出声来了。

他看向面色阴沉的刘阔,声音清朗地回了一句:“主公。”

“我若对恶狼心慈手软,那无辜的羊群只怕就要被狼赶尽杀绝了。”

“心慈手软也要看对谁。”

“对待弱小不免要心慈手软,但对待恶徒便该行霹雳手段!”

周元和的扇子狠狠往下一扇,若不是顾忌场合与这些天他的疑虑,他都要站起来附和小先生一句“好!”

然而他此时再看主公刘阔的神色,明明小先生说出了这样好的话,他脸上眼中却毫无半点欣赏之色全是无法掩饰的阴沉愤恨。

这般样子,哪里有他平日里表现出的那般仁德和善、礼贤下士?

而又是这般样子,又哪有一点半点七年之前他们狼狈的在山中奔逃之时、他目光坚定与自己高谈阔论评判天下英雄与理想的模样?

周元和的扇子是半点也扇不下去了。

他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几分苦笑。

不管当年的相遇是不是一场费尽心机的谋划,但至少当年的刘阔确实有几分他想追随的模样。

而如今,不知该说是人心易变、还是该说本性难移。

周元和没有说话。

整个大厅中便也没有人开口。

所有人都神情紧绷,就怕主公一个暴怒对小先生怎样、又怕小先生一个不满反过来对主公怎样。

咳。

实在是好难选择啊。

姜山却在这个时候看着极致阴沉的刘阔突然后退了一步。

“……不过主公所说的也有道理。”

“到底是大战将至。”

“那便等大战之后,主公在另行处置刘恩佑罢。”

刘阔满心的恼怒、愤恨都要爆发,他甚至准备强行无视姜山的话语、保下刘恩佑了。

结果却在要开口之时被姜山这三句话给架得上不去也下不来了。

那憋着的感觉实在让他难受,但此时此地他却必须要强压下那份暴怒、甚至还得接下姜寰清给他递过来的台阶。

“……还是小先生以大局为重。”

“恩佑!还不赶紧过来跪谢小先生不杀之恩?!”

刘恩佑随着刘阔的喊话一言不发地低头上前、直接跪到了姜山面前。

他双手高举头顶,看不见面容,声音却带着一股任谁都能听出的森冷寒意。

“多谢,小先生不杀之恩!”

姜山立于他身前垂眸看他,轻扯嘴角。

“我与你有何恩怨可言?不必跪我。”

他说完又转头看向刘阔:“只希望刘将军能够珍惜主公为他争取的机会,不要再犯违背军令的错误。”

“若有再犯……”

刘阔直接踢了刘恩佑一脚,义正词严:“若有再犯!便让他提头来见!!”

姜山一笑。

“如此,便好。”

……

这场议会终于结束。

结束之后益州军的将领和谋士们走得一个比一个快。

今日真是让他们开了眼,还是第一次见到主公如此愤怒、甚至被隐隐压制的模样。

“啧啧,果然传言不可尽信啊。小先生脾气虽好,却也不是能够让人随意拿捏之人啊。”

“小先生何止是不会被人随意拿捏?你怕是忘了小先生在被主公请出山之前,可是亲手埋葬了他的上一任主公哇!”

“千万不要因为小先生看起来小小软软的就认为他真的软,连赵广都能死在他的手中,这世间还有多少人能够命硬过赵广啊?”

今日一会,倒是让这些益州军的主将们,更对小先生尊敬了三分。

而周元和此时也扇着扇子,面色复杂的看着宋通达。

“通达兄啊,时至今日,我倒是不知主公那般大张旗鼓的请小先生下山是好还是歹了。”

“小先生性格也太过刚硬。”

宋通达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似的看了一眼自己这位老友,摸摸胡子最后还是没忍住嗤笑出来了:

“性格太过刚硬?笑死。”

“元和啊,你难不成以为‘天下第一谋士’是什么随随便便都可被人得到的名头吗?”

“无论什么只要是‘天下第一’便已经足够让人以最谨慎恭敬的态度对待,而在这之后再加上‘谋士’二字——”

“世间蠢人都以为这天下是武将在争夺谋划,但你我难道不知,执子之人到底是谁?”

“一个谋士便可分裂三国,同样的一个谋士亦可使一国崛起、或挽大厦于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