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4/5页)

但文瑄小时候不是这样的。

他们之间应该确实有过友情。不仅仅是小时候一起学骑马,一起研学,下雨天同撑一把伞的记忆。下课时文瑄还会收拾好书包站在他桌边等他,他生病时文瑄也会来看他,帮他复习功课,给他讲学校里的趣事。

还有一次他扭伤严重坐了一个月轮椅,在学校几乎也几乎都是文瑄背他上下,还推着轮椅去花园里晒太阳。

那时候文瑄父母还没离婚,豪宅里经常充满争吵和哭泣。厉非也曾无数次陪他躲到安静的角落,吃着小糕点一起度过难熬的时光。

所以即使后来,大家各自忙起来渐行渐远。但文瑄在他心中的位置梯队一直很高。

也是正因如此,他才会私底下告诉他关于自己父母的一些秘密。

这是信任。

但同时,这也是一场测试。

厉非小时候每年寒暑假都去老宅看祖父母。祖父母对他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跟小小的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仙子、有圣诞老人,而是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很多骗子,一定要有防备心。

他们说,小非,这个世界虽然美好,但也有很现实残酷的一面,你不能随便就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是爱人。

否则就会和你妈妈一样,太过单纯,不食人间烟火,最后被这个世界伤害得体无完肤。

一次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次次谆谆教诲。厉非很小就学了谨慎。

他会偶尔告诉身边的朋友们一些“秘密”。

普通的朋友,往往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秘密,而重要的朋友,他则会给他们展露一些他真实的软肋。

把秘密轻易说出去的人,会被他默默从心里除名。

厉非八岁那年告诉文瑄的秘密,是他所有秘密里最高级别的。

他妈妈和爸爸一直没有领证。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他祖父母根本不相信沈明德这个凤凰男,生怕有了一纸婚约会被他图谋算计走财产。

当然,后来确实也是因为厉晴没有登记,去世时沈明德才没能搞到她名下的半毛钱。

厉非没有告诉文瑄这里面的种种曲折,毕竟表面的故事就足够震惊。

这个秘密他就只告诉了文瑄一个人,而文瑄也曾把这个秘密保守了近十之久。

十年的信任,然后一夕变成现在这样。

厉非也就只能当过去的文瑄已经死了。

至于现在这个披着童年好友壳子的疯子,彻底不再来往也是好事。帐他总有一天会算。

……

闹剧随着文瑄账号被封后逐渐平息。

但其实余波不断。

厉非之前公众形象一直特别良好,业务能力也有目共睹。就算有人讨厌他嫉恨他,除了骂他“装”之外也几乎骂不出别的内容,早就憋坏了。

现在终于有了素材,各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谣言营销和恶意抹黑推陈出新,告都告不完。无数的恶意揣测又带动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跟风者一起口诛笔伐,很多人组团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下面兢兢业业刷差评。

厉非之前没有遭受过这种大面积网暴的经历。好在作为公众人物,他早就有过一定的心理预期。

他曾想过,万一有一天也轮到他成为众矢之的,那他不听不看也就罢了。

毕竟网上有些话还是一定有道理的——明星挣那么多,有一部分挣的本来就是挨骂的钱。

可这一次……如果只是他一个人遭到质疑也就罢了。但持续被抹黑的,还有他积极对抗病魔多年却最终还是去世的母亲。

他真的不希望有人污蔑她。

不想她受尽委屈死掉,还要蒙受不白之冤。

人正是因为遭受的是冤屈,才会异常悲愤委屈。反观沈导对于谩骂就就应对良好。毕竟被骂的那些事他确确实实每一件都干了。

辟谣声明出了很多次。

公司,工作室,本人。但澄清完全没有抓人眼球的谣言跑得快。

面对完全颠倒黑白的瞎眼舆论,厉非深感无力。那段日子他也只能努力咬牙让自己平静,专注公司的事情,下班后去健身房在汗水中释放压力。用尽一切办法屏蔽恶意,不让那些躲在屏幕后面的人得逞。

他已经努力不去想,可晚上,还是常常睡不着。

很烦躁,想睡但睡不着,天天夜里就那样眼睁睁看时间一分一秒流失。

就在他最低谷的时候,一封手写信被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信是拆开过的。所有寄送到“培华基金总部”的信件,都有专人负责拆阅。如果是感谢信,会再根据信内容转交给当事人。

黄晨瀚:“说起来这封信到你手里还挺曲折呢。当时总部收到信的时候你去了国外,他们正好有人也过去,就想托那人给你带的,结果你又突然回国了。总之就是辗转了几个地方,耽搁了一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