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4页)
“所以你想说,今日早上,不是徐姨娘没端稳茶盘,确实是孙姨娘所为?”
沈江霖摇了摇头:“大哥,你以为我说那么多,是要绕个大圈子,给我姨娘说理吗?到底是不是孙姨娘做的,如今谁都没有看到,母亲罚也罚过了,想来此事已经是翻篇了,大家各有损失,再去提这个,便是要将这个家拆开来再仔仔细细把所有人审一遍不成?”
“只是我想说,今日早上的事情,不在于任何原因,只在于大家都心有怨气。”
沈江云听懂了。
他沉默了半晌,盯着眼前的栏杆发了一会儿呆,才缓缓开口道:“若父亲只有母亲一人,那么这些事都不会发生,无人有怨气,家宅安宁,和乐融融。”
沈江霖重重地点了点头,尚有些稚气的脸上满是认真,一双与徐姨娘极为相似的杏圆眼在月色下荡漾着璀璨的星光:“如今这一切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做儿子的,只能尽力去平衡,但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回天乏术。只是我自己心中已经痛下决心,往后若是成亲,便擦亮眼睛只娶一人,妻贤夫祸少,书上便是这样说的。”
沈江云仔仔细细回想了沈江霖的话,不免失笑:“你才多大年纪,就想着娶亲?还是先把你的书好好读好吧!”
见沈江霖面上有不服之色,沈江云软了口气,又赞同道:“但是你讲的话,却是极对的。难为你这么小的年纪,竟是能想的这般深,兄长我今夜也是受教了!”
沈江云站起身来,冲着沈江霖一揖到底,沈江霖忙站起来去扶。
霖哥儿年少却通世故,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世间难寻的通透人。
沈江云不傻,他已经回过味来霖哥儿今夜拉着他一番长谈是为何事。
是表明心迹自己无意爵位之争;是提点他看清侯府后院中的种种是是非非,让他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平衡母亲与姨娘之间的纷争;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在告诫他,千万别步父亲的后尘。
家宅不宁,耽于女色,又如何能潜心治学,恢复沈家的荣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不好身,齐不了家,又如何治国平天下。
沈江云年龄渐长,十六岁许多世家公子哥身边都会有两个通房,原本魏氏已经开始帮他在适龄丫鬟中遴选了,沈江云是知道这件事的,他并无所谓,只觉得这是顺其自然之事,今夜他却决定,这些通房什么的,完全大可不必。
母亲既然定了赵家小姐,赵家书香门第、底蕴颇深,赵家小姐他也见过一面,是个十足的名门闺秀、蕙质兰心。
有此一人,便足矣。
沈江云头一次在男女之事上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同时得出一个很有哲理的结论:有时候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好。
此夜清风明月,兄弟彻夜长谈,两人一直聊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才相携下楼。
自此之后,沈江云信任喜爱沈江霖更甚往昔,莫说只是他的庶弟,便是别人家的亲兄弟,都不如他们两个感情好。
当沈江霖打听到,沈江云以潜心读书为由,拒绝了魏氏安排的通房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想要改变沈江云的命运,光和赵安宁隔空交手、见招拆招还不够,根子上的事情不解决,沈江云的命运难以改变。
他已经意识到,书中对沈江云最大的指责便是他的不忠,那么将大哥的忠贞思想提一提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以后娶了谁,都做一个管得住自己下半身的男人,对未来的家庭矛盾的减少也好,子女教育问题的展开也罢,都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沈江霖长在红旗下,始终坚定认为,只娶一个好。
如今和他大哥同步一下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洗脑,一定要从现在抓起,在爱情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彻底建立的时候洗脑,最能成功。
魏氏并不知道沈江云的想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子将她送过去的人退了回来,说要一心读书,及冠前不考虑这些事,魏氏心里大石头还落了下来。
之前魏氏就心中有些纠结,一方面觉得儿子十六岁该知人事了,另一方面又怕万一沉迷男欢女爱,耽误了读书可要不得。
但是这种事,堵不如疏,儿子年龄渐大,自然是要出去交际的,若是在外头弄了些不三不四的人回来,倒不如家里准备的,至少知道底细好控制。
所以,魏氏千挑万选,挑了两个模样只是清秀、性子本分老实的给沈江云送过去,没想到却是被退了回来。
儿子自己有觉悟要先奔前程,魏氏是打心眼里感到欣慰。
魏氏琢磨着后院的一亩三分地,沈锐则是最近在帮沈江霖寻摸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