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3/4页)

在乡下待了三年,已经成了优秀劳动妇女的阿旺认识了村里一个老实勤快的小伙子,两人谈了对象,准备结婚。

阿旺给家里写信,要求爷爷奶奶返回一部分父亲的抚恤金,结果最后来了一封断亲信,和十块钱。

此后,那一点亲情就断了,她也彻底死心。

现在这笔钱到了系统手里,因为系统提出以‘父亲战友’的名义为他购置嫁妆。

系统换算下,当年的十块可以换成现在的1500元。

“知青和本地人,也算是那个年代的特色了。只不过一些幸福一些不幸。

“先买两床被子,哪个年代,嫁妆里都应该有新被子。听江女士说,她小时候,村里顶顶受宠的女儿能陪嫁九床被子呢。当时她做梦都想要这么多被子。”

现在江女士已经不需要被子了,但那种希望被人重视的心情一直没有忘记。

这份嫁妆带给阿旺的不只是底气,更是一种‘你很重要’的暗示。

江济堂趁着天没黑,赶到买棉被的店。

阿旺未婚夫家已经在布置新床,1.45米的宽度,1.88米的长度。而且那里是南方,虽说湿冷湿冷的,但温度极少会降到零下。所以他买的也是这个尺寸,且都是七斤重的被子。

“一级的边疆棉,150×200,七斤,两床算你便宜点,320元,再送你一对枕芯。”

老板利索地套上塑料袋,他家还有做好的被套床单四件套,价格也十分优惠。

江济堂在打折促销款里选择了最厚实耐磨,牛仔蓝的四件套,还是A类纯棉,优惠价130元。

原本促销款是不送任何东西的,但在他的死缠烂打下,对方还是送了他一张牡丹花纹的薄绒毯,这个就不是A类了。

也是卖不出去的老款式,但花色正是那个年代的人喜欢的,红艳艳的大方又喜气。

从棉被店出来,不远就是批发市场,江济堂直奔各店铺的怀旧角。

有段时间流行过怀旧物品,批发市场也出现了这些年代产物,可惜这股风就吹了那么两年,卖不出去的怀旧产物就成了各店铺的‘老大难’。

他过来看看,能不能捡漏。

“老式暖壶这么贵?我刚买的不锈钢保温壶,比你这还大,才二十一块钱。”江济堂都震惊了,就这么一个牡丹花铝皮玻璃胆暖壶,要价45,一分不少。

怀旧这个元素就这么值钱?

“这个好东西您还是自己留着吧。”

价格谈不下的前提下,江济堂果断出门左转,去了大超市,然后用27的价格买下一个带杯盖的不锈钢皮玻璃胆暖壶,还涂刷成了大红色,特别喜庆。

之后他还在超市里找到了‘劳动最光荣’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搪瓷杯,中号一个4.5元,一对9元。

同一个架子上还有印着石榴果的搪瓷洗脸盆,大号也就22元,他买了一个。

然后他再买两块白毛巾,一块塑料洗脸镜,一把塑料梳子,一大块肥皂,一块香皂,两把牙刷,一把洗衣刷,和之前所有东西一起算,一共86元。

不想要零钱,他就称了两斤镭射纸包装的水果硬糖,加起来刚好100元整。

100块买不了多少零食,却能拿下这么大包的生活用品,便民超市,真的好便民,他都要感动哭了。

此时天都黑了,他就带着这些东西回到家里。但回了家也没闲着,先处理了买好的东西上的标签,还在咸鱼上找到一个转‘老式缝纫机’的个人卖家。

人家买过来才两个月,用了不到五次,九九新,凤凰牌脚踩式的,原价279,要价250元,只是有一点,得自提。

“东西很好,但太重了用不习惯。爽快的再送一瓶机油和两包针线啊。”店家说。

巧了不是,他就是爽快的,两人约好明天‘面交’。

有一台缝纫机,这嫁妆在乡下就很够看了,并且也符合‘生产工具’的要求。他们家只要有一个会做衣服的,这外快就来了。

现在他手里还有几百块,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呢?

江济堂再次把任务详情拉出来细看。

阿旺要嫁的人家,在村里也算大家族了,整体风气还不错,家里姑娘也都有读书,虽然就读到初中。

而她要嫁的人是家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已经嫁出去,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最小的弟弟是老来子,才五岁。未来婆婆是个利索人,管账的,有实权,公公和未婚夫一样低头做活,不太说话。

另外,他们家男人还会做木工,也算另一个进项,所以家里条件尚可。

这次结婚,家里几个会木匠活的男人把床、大衣柜、书桌、椅子等大件都配齐了,不需要阿旺另外添置。

而这,都是未来婆婆的要求。

其实阿旺选择现在的未婚夫,还是因为未来婆婆。她们两一个工作小组,很合得来,偶尔来往才认识了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