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私人订制障眼法(第2/2页)

他止住脚步,侧目望着好友,瘪了瘪嘴。他的双眸日渐褪去童真,却依然明澈,“战场有输赢,可政治有时不分对错,只有立场。”

于章远若有所思地眨眨眼。

“庆王欺人太甚!给百姓投毒,给我下药,借春闱生事!”叶星辞恨得几乎咬碎了牙,目光刚毅而果敢,“我宁愿,逸之哥哥站着给吴大人赔罪,被骂为卑鄙。也不要他败了之后,跪在庆王面前,被赞为高尚。”

“叶小将军,你长大了。”于章远道。

“唉,成长的滋味真苦涩,还是做小孩子比较甜。”叶星辞耸耸肩,“但是,当孩子就没法睡九爷了。我俩说好了,轮流占便宜。他已经占足了便宜,下回该我了。”

于章远眉梢一挑,震撼地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叶星辞回到宁远堂,在西侧的书斋找到夫君。

男人也怀揣同样的歉疚,正面朝恒辰太子送的横幅喃喃自语,秀逸的侧影透出肃杀之气:“九叔不对,做了一回小人,把不相干者卷入争斗。不过,有时只有卑鄙才能对抗卑鄙。”

叶星辞走过去,从背后环住男人,将下巴搭在对方肩膀,也望着“藏器待时”这四字。

他咬一下嘴边的耳朵,看着它倏然变红,轻声道:“你在光启殿议事时,记得多打哈欠。”

光启殿里。

楚翊掩着唇,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角泛出泪光。觉察到四哥刁钻的注视,他不好意思地眯眼笑笑:“没睡好,见笑了,哈哈。”

他们正和政事堂几位重臣商讨,如何安排新科进士们。

吴正英抿一口茶,从容道:“诸位没有其他想法的话,那就按惯例,状元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进士,分别派往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观政。两年后考核通过,由吏部授予官职。”

楚翊率先附和。

今天议事,无论吴正英说什么,他都赞同。

“探花郎写得一手好字,老夫有意让他做皇上的侍读。”吴正英提议。

“本王赞成。”楚翊立即笑着附议,端起茶盏,“能入得了吴大学士的眼,必是铁画银钩。皇上一向对书法感兴趣,有这样一个侍读,甚好。”

庆王眉头微蹙,飞速盘玩手串,没发表看法,静静瞥着楚翊。像在思索:这是你们昨晚商量好的吧?笼络天子门生?

“以及,‘选馆’的事。”吴正英继续道。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俊杰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为“选馆”。

楚翊热情回应:“很快,礼部就会将一百二十名新科进士的名册送到翰林院。”说着,他又捂嘴打个哈欠,像一只没睡醒的懒猫在晒太阳。

受困倦传染,吴正英居然也跟着打个哈欠。

庆王微不可查地冷笑,将一切异动都看在眼里,了然于心:这也是商量好的。这些前途光明的庶吉士,也都会成为你们的党羽。

楚翊故作疲惫地揉眼。

他只想到,要多附和吴正英,给庆王制造错觉。错觉与自负结合,则会产生臆断。而小五想出的“打哈欠”,堪称神来之笔。

这小子一肚子坏水,不愧是骗子团伙的首脑。今早,小五咬着他的耳朵说:只需几个哈欠和暗示,庆王就会自己在脑中补全过程,找到更多“证据”佐证自己的判断,而忽略疑点。

这是人的共性,对亲眼所见深信不疑。

楚翊细一琢磨:呀,好熟悉的感觉。这不是沉浸于自我陶醉,被牛牛少女骗得团团转的鄙人吗?

“二位王爷和诸位大人辛苦,老夫先行告退,去陪皇上读书了。”吴正英起身,谦恭地拱手。

楚翊紧随其后,追到殿外,熟络地闲谈了几句,还提到殿试的选题。他说没想到,皇上会以自己和李青禾在翠屏府主导试行的新政为题。

“万岁英明,也对新政极为上心。”吴正英淡淡道,不再多言,加快了步伐。

楚翊一扭头,果见庆王也跟到门口,侧耳偷听,只恨自己不是兔子,耳朵不够长。见楚翊看过来,还假装正在透风,念叨天气好。

“九爷……”

一句细声细气的呼唤,令楚翊侧目。

生母陈太妃身边的太监,正一溜小跑而来。他缓了口气,将楚翊引到一旁,悄声道:“太妃娘娘说,近两日宫里胡椒用量激增。”

“我知道了,你去吧。”楚翊从袖中摸出块银子,塞进对方手里。

好啊,看来那两千斤高价胡椒,已经通过户部尚书的暗箱操作,流入内廷了。四哥到底是忍不住,用现成的渠道来回一口血。这其中,或许还有那些拥趸的撺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