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太后对文尚书的忍耐,……(第3/4页)

所以这个听起来有些儿戏的罪名,用来问罪,自然是有不足的。用来挑拨离间,效果却会出乎意料的好。

当然,这样的渊源,自然不会为外人所熟知。

至少丁景焕就从来没听说过,也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但先帝与文盛安君臣相得,私下交谈时,也许曾经给文盛安透露过一二口风。

“那娘娘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不急。”霍翎道,“驿站那边来信,说承恩公明日就能抵京,你去迎一迎,顺便接手刘集。”

丁景焕问:“需要审一审刘集吗?”

霍翎道:“未必能审出什么。”

丁景焕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刘集此人,确实鸡肋。

就算刘集和承恩公私底下真的有什么利益牵扯,从行唐关到京师的一路上,该达成的共识,肯定也都达成了。

丁景焕道:“那就先以渎职的罪名关着吧。”

“这样就很好。对了,后日就是千秋节,你见到承恩公后,让他别急着进宫请安。有什么事情,都留到千秋节后再说。”

霍翎从无墨手里接过一本奏折:“还有这个,记得一并交给承恩公。他身为当事人,也该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弹劾了。”

***

夏风沉闷,洛水悠悠,矗立在平原之上的洛城,满是皇城气象。

自从三年前,那条贯通南北的运河被彻底疏通后,往来的船只愈发多了起来。

行人,游商,车队,穿梭如织,往来有序。

本就热闹的京师更添几分富贵繁华。

从燕西而来的车队风尘仆仆,并不惹眼。

霍世鸣刚入京师,丁景焕就带人迎了上去。

“下官丁景焕,奉太后娘娘之命,前来与承恩公交接犯人。”

霍世鸣对丁景焕还有些印象,笑道:“我正发愁该如何处置刘集,既然丁大人来了,这人就交给你了。”

两人完成交接,霍世鸣提出告辞,却再次被丁景焕拦下。

丁景焕道:“宫中正在为明日的千秋节设宴准备,承恩公舟车劳顿,不如先回府休息,待到宴会结束,再进宫拜见娘娘和陛下。”

霍世鸣微微一愣,笑声爽朗:“只怕显得怠慢了。”

丁景焕道:“这是娘娘的意思。还有这本折子,也是娘娘命下官转交给承恩公的。”

霍世鸣接过折子,碍于丁景焕在场,没有急着打开。

“告辞。”

丁景焕抱拳一礼,带着囚车离开。

霍世鸣迫不及待翻开折子,呼吸先是一窒,猛地急促起来。

“爹!娘!”

熟悉的声音自人群处传来,是收到消息过来接人的霍泽。

“爹,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霍世鸣将手里的折子藏进怀里,声音几乎从牙缝里挤出:“回去再说。”

外头人多眼杂,霍泽不好再问。

回到霍府后,儿媳妇关氏前来见礼。

关氏和霍泽成亲数载,也就在刚成亲那段时日拜见过霍世鸣。

面对大着肚子的儿媳妇,霍世鸣就是有再多愁绪,都只能先压着。

坐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霍世鸣让方氏带着关氏下去休息,他将霍泽和军师孔易都叫去了书房。

大门闭合,霍泽先开了口。

“爹,我托了岳父那边的关系,还找上了安鸿羽将军,但都没打听到那道折子的具体内容。吏部的口风太紧了,一点儿消息都没透出来。”

几年时间里,霍泽也不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至少该经营的人脉,他都一直在经营。

只可惜他的人脉多是在武将勋贵这边,想要走通吏部的关系,还是力有不逮。

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霍泽还悄悄找上季衔山,想跟季衔山打听一下。

甥舅关系一向极好,要是别的事情,能说的季衔山都会说。

但这件事情吧……反正霍泽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挨了季衔山一通埋怨。

埋怨完之后,季衔山也给霍泽透了个底。

连季衔山都不知道折子内容,霍泽只得歇了继续打听的心。

“不用打听了。”

霍世鸣从怀里掏出折子:“我已经拿到折子拓本了。”

霍泽错愕:“这拓本是……”

霍世鸣道:“是娘娘命丁景焕转交给我的。”

孔易看完拓本,表现得还算冷静。这个情况,其实比他预想的要好上许多。

“将军,除了这道折子,太后娘娘还有什么吩咐吗?”

霍世鸣将他和丁景焕的对话,一五一十复述出来。

孔易捻了捻自己刚蓄的胡须,微笑道:“娘娘命将军拿下刘集,又提前给将军透了口信,想来是没有问罪将军的意思。”

霍世鸣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霍泽看他们这副紧张得不行的反应,还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