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师之死

三皇子面容冷峻,他缓缓开口,说道:“昨晚,死了一个人。”

如果是在天城,死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里是京城,是神都洛阳,天子脚下。

而且看三皇子这表情,死去的人定然不同寻常。

不等明纵衣询问,三皇子便开口点破了死者的身份:“太子少师!”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心惊。

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在武朝,这是从三品的虚职,通常由德行高尚、学问深厚的大儒君子担任,如果教得好,太子当了皇帝,日后甚至有可能追封成太子太师。

这的确不是什么实权人物,尤其如今薄歌云不知所踪,这太子少师简直和告老还乡没区别。

但,他毕竟是太子的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在如此特殊的时刻死掉,很难不让人多想。

明纵衣虽然不太懂政治斗争,但历史能给他一部分答案——无底线暗杀会使得政治斗争走向深渊,纵观武夫史一千五百年,但凡是将“派出武夫刺杀敌对政治领袖”认为是“常事”的时代,无一不变得混乱黑暗。

“在如此敏感的时刻死去……的确是个让人紧张的消息。”明纵衣低声道,“可,这和师凤儿有什么关系?”

“太子少师的尸体是在昨晚被发现的。”三皇子淡淡道,“当太子少师的护院闻到血腥味打开门的时候,现场除了太子少师之外,还有两个黑衣人,一个活的,一个死的……那个死的是谁,暂时还不知道,但那个活的,基本可以确定是谁了。”

“……”

明纵衣不禁扶额,他隐约猜到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当下快速收拾了一下心情,在确定不会露出什么破绽后开口问道:“这个人就是齐明光?”

三皇子微微点头:“是。”

“?!”闻言,师凤儿又惊又怒,“齐明光,他怎么会?!”

“安静!”眼看师凤儿打断了明纵衣与三皇子的谈话,师安国立刻低喝一声。

师凤儿委屈巴巴地闭上了嘴。

“为什么查得这么快?”明纵衣问道,“不管怎么说,这效率也太高了,你说昨晚才出的事,怎么今天上午就查到师凤儿这里来了?”

“原因有二。”三皇子低声道,“首先,那位齐明光坚持人不是他杀的,两个都不是,他只是在跟踪那个黑衣人,跟丢了一会儿后,再来时黑衣人已经死了,所以没有太嘴硬,把他能说的都说了,其中也包括师凤儿。”

“其次……有人对这件事投入了许多关注,这效率,自然不会低。”

明纵衣真的很讨厌这种说一段留一段的讲话方式,不得已问道:“谁?”

三皇子微微眯起眼睛,没有回答,倒是一边的师安国沉声道:“是二皇子殿下。”

相比于说一半留一半的三皇子,师安国说话就令人舒服许多,不等明纵衣开口,他便说道:“二皇子殿下之所以如此关注此事,是因为太子少师是支持他登上帝位的,那位老先生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他没有直接支持二皇子,但……你应该明白。”

立长不立贤,这是绵延千古的规矩,而在太子薄歌云失踪后,最年长的皇子自然就是二皇子。

明纵衣有些意外,说道:“这位太子少师……很有胆魄。”

他这话说得十分委婉,但在场众人也都心知肚明。

诚然,国家是需要一个领袖,尤其如今风雨飘摇,各个皇子就差撕破脸皮了,但老皇帝人还没死呢,这太子少师就搁这国不可一日无君。

要知道,强大如摇光师家,当初一听老皇帝被救治起来,那是吓得都不敢去找回师青环。各大皇子也不敢撕破脸皮。强如魏瀚海,也不敢直接公开露面表示自己站队。

这太子少师比上面这帮人都要勇!

师凤儿还是没能忍住,低声插嘴道:“勾夫之心?”

勾夫之心是个成语,其中有着一个典故。在嬴王朝时期,有个叫做勾夫人的官员,在朝上担着一个虚职,平日里最喜欢找到一些事死谏皇帝——皇帝不听就往柱子上撞,但次次都被人拦下。

因为他年纪大,辈分高,又德高望重,即便是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可有一次死谏时,本来负责拦住勾夫人的官员没抱住他,结果这老东西一个箭步跑到柱子前……压根不敢真撞上去。

此后,便有了勾夫之心这个成语,意指那些“通过盲目反抗高位者展示自身的某些特质,但实际上什么也搞不清,也没有那种意志的沽名钓誉之辈”。

“别乱说话!”师安国又是一声厉喝,把师凤儿吓得脑袋一缩,不敢吱声。

“这个成语不是这样用的。”明纵衣摇摇头,说道,“这么说,在得知此事后,二皇子十分震怒,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而首当其冲遭殃的,就是师家与……三皇子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