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长生真人
在那天之后,第二圣子与鸦又来找薄雪商谈了几次,但薄雪回答得滴水不漏,没有露出破绽,二人眼看继续谈下去也没什么作用,当下干净利落地告辞,选择乘船回到他们的大本营天城,屈沉则搭了他们的顺风船,也跟着离去了,明纵衣虽然也想跟过去,但屈沉数次表示没有必要,他也只得作罢。
最终,决定在厄州小住几日的明纵衣与终于抓到薄雪小辫子就等着看他笑话的宫隐留在了淮玉城。
这段时间,明纵衣与薄溪时常出游,厄州是困苦之地,数千年来鲜少与外界接触,却也因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与社会习俗,这里绝不是旅游的好地方,但如果恰好来到了这里,游玩时还是挺有趣的。
……
长生观,又称说经台,位于厄州黄子县西南方向十二公里的长生山北麓,是一座道观。
三百年年乱世期间,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大乱世,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长生真人虽然是一尊传说,却也根本无力终结乱世,几番游走失败之后,长生真人心灰意冷,选择远渡重洋来到厄州山脉,打算在此地开宗立派。
红尘郎号称活过千年,但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葵花太监说是活了几个朝代,但终究只是个传闻。藏太祖天下无敌,但不管怎样,事实摆在眼前,仅仅两百二十年他就将自己葬入了天陵。至于依靠龟息大法苟活下来的武夫,那寿命就跟作弊得来的分数一样,根本毫无意义。
因此,长生真人的三百年寿命含金量不可谓不高,的确对得起他的称号。当长生真人来到厄州,选择开坛讲道之时,捧场者极多,哪怕是在厄州,也有许多人听过长生真人的大名。
得利于此,长生真人很快在讲道的地方建立了长生观,但相比于长生观,人们更习惯称它为说经台,久而久之,连道观里的道士也默认了这个称呼。
明纵衣听闻这座道观也有一段时日了,直到今日才抽出时间来参拜一二,薄溪为他当了向导,二人来到山脚,遥望着半山腰的道观。
薄溪轻声介绍道:“传说,长生真人将长生的真义藏在了长生山的某个角落中,这两百多年来,有许多人来到长生山,想要找到长生不死的秘法……明公子以为呢?”
“如果有,也决计留不到今日。”明纵衣不以为意,说道,“阴山和阳山的后山可比这靠谱多了。”
“那倒也是。”薄溪遥望而去,“道理,其实大家都是明白的,但两百年来,怀着这目的来到长生山的人从未减少过。”
明纵衣不置可否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人数都不会减少,长生的秘密在哪呢,蒲团里,三清祖师的雕塑里,还是藏经阁里某本吃灰许久的无字天书?反正总有些多余的幻想,愚蠢的欲望是杀不死的。”
一阵微风拂过,卷起薄溪的长发,她从额前拢回头发,轻笑道:“说得真无情啊,明公子。”
“或许有点吧。”
二人开始登山,一路上见到许多参拜者,大多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又或者是父母到了这个年纪,来为父母求一道长生符的子女。
长生观,长生观,供奉的自然都是与长生有关的道教神仙。
“我与大哥命运多舛,身体虚弱,自十二岁后,每年都会特意挑一日来长生观求一道长生符,有没有用不谈,至少是一个安慰。”薄溪轻声道,“明公子要不要也来求一道长生符?”
“也好。”明纵衣没有拒绝,与薄溪一同穿过了广场,走向正殿……在那正殿右侧,支着个不大不小的摊位,一个穿着道袍,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两鬓微白的中年男子坐在其中,旁边竖着一面旗帜,上书卜卦二字。
见到此人,明纵衣心底冒出一股寒气,直冲天灵盖而去,此人他又怎么会不认识,天关中已经见到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正是天关第五关的四个传说之一,长生真人!
一手缔造了长生观的传说武夫,贯穿了三百年乱世的始终,他居然一直活到了武朝……迄今为止,可是有足足五百年了!
这个寿命长到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恐怕只有妖魔鬼怪才能活得如此长久,而且对方出现在自己的道馆里,还是在摆摊算卦,这一幕实在是诡异得无法形容。但明纵衣已经不是以前那没有见识的毛头小子了,在一开始的震惊过后,他很快平复下心情,神色自然地与薄溪越过了长生真人。
正当二人要进入正殿之时,一个平淡的声音响起了。
“求神拜佛虚无缥缈,二位不如来我这算上一卦。”
薄溪微微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她微微转身,礼貌地回应道:“谢过道长好意,但小女子对卜卦一事无甚兴趣,还是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