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死了得了

通常来说,真正传承久远的势力都是以内功为核心,因为内功保值能力强,千百年都能传下去,武技就差上许多,很可能一两个时代过去就落伍了,好比说移魂大法,因为太过诡异因此被称为秘法,但其实它完全符合“内息的使用方式”这一武技定义,放在一千年前,这种技能别人想都不敢想,但现在呢,明纵衣也只是小小惊讶了一下而已。

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技就无法成为一个势力的核心,总会有那么少数技能超越时代,其创造者天才的思维闪光赋予其无与伦比的内核,任由时光流逝,这些武技依然站在时代的最顶点。

比如说……如来神掌。

佛教至高武技,威力惊世骇俗……可惜,是残篇。

明纵衣不止一次想要补全这门武技,奈何武理实在不过关,就算偶尔有灵感,创出了那么一些招式,却也根本比不上如来神掌的前四式,核心立意,招式威力,内息消耗,前摇后摇,总有些不过关的。

一直到今天,嬴武帝的真迹给了明纵衣一些灵感,如同是无限蔓延的深邃中猛地爆发出一道极光,补上了明纵衣在武理上的空缺,让他能够以此为地基,以如来神掌的前四式为材料,逐渐构造如来神掌的第五式。

恍惚之间,明纵衣的意识似乎超越了时空,嬴武帝伟岸的身姿出现在眼前……这当然只是明纵衣的错觉,这里不是天关,明纵衣也没有服下天关如梦令,但嬴武帝的确在牌匾上留下了一些武学神韵……嬴王朝以武立国,但国内却因武夫而动乱,嬴武帝经常在这里考校皇子,这幅牌匾一定也包含着他对皇子的某些期待,但最终从此得利的却是九百年后的明纵衣。

【……成了。】

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顿悟,也不需要绞尽脑汁,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在某一刻,明纵衣闭上眼睛,如来神掌的第五式已经在他脑海内成型了。

尽管并不是原版,但招式立意和性价比(威力消耗前摇后摇)跟上了,其实也根本无所谓原版不原版,毕竟明纵衣不是佛教人士,如来神掌对他而言就只是一门普通的武技而已。

【一寂无量……】

如来神掌的后几式虽然失传了,但招式名却没丢,明纵衣也没有再取名的打算,就按照原版来吧。

明纵衣在心中回味了一遍,若有所思。

【如果能在天关中一战到底,想必能有更多的领悟……】

天关,天关,多少武夫的最终梦想……民间许多话本中,主角在击败最终BOSS后都不算完,一定要去天关那里一战到底,随后才能携美逍遥,仿佛少了这一步,主角的人生就是不圆满的,“天关论剑”和“征战天关”也被认为是“当世第一”和“古今无敌”的两个重要分界线。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在虚构的小说中,也几乎没人会写主角在最后击败了天关幻境中的藏太祖,哪怕是无敌人设,要么是平手,要么是天关中压根不出藏太祖。

太祖横压一世,其无敌的姿态深入人心,是不可战胜的。

明纵衣收回注意力,正打算去寻找屈沉他们,余光一瞥,却在旁边发现了薄雪,他一个人静静站在一旁,不知道已经在这呆了多久。

明纵衣吓了一跳,但很快镇静下来。

“你在这呆了多久?”

“刚来。”

“……我该相信吗?”

“该。”薄雪言简意赅,“这样大概能使你好受一点。”

明纵衣虚着眼道:“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我被你盯着的时长?”

——得亏他现在还不知道视奸这个词。

“是。”

“哪怕这不是真相?”

“真相有时候并不重要。”薄雪神色淡淡,说道,“太祖说过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不用我帮你解释。”

“不用说,这句话一定是错的,受苦受难和承担大任之间或许有点联系,但绝对达不到‘必’的程度,但有什么关系呢,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把降临在自己身上的苦难当做上天给与自己的考验,然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句话是错的,但它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给与人顽强的精神与意志,只要这样就好了,何必非要去执着它是对是错?”

“生活中许多事都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明纵衣丝毫不为所动,虚着眼道:“这么说你在旁边盯了我很久?”

薄雪若无其事的掏出手帕,捂住嘴轻咳了两声。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他说着,踏步走入正殿,明纵衣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