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臣等请圣上退位,以安中外人心!(第4/5页)

陈荣道:“去好好准备吧,尽早发动,只怕夜长梦多。”

崇平帝这边儿自也不例外,也在送行之列。

此刻,果勇营兵丁以及内卫、龙骧左右卫以及锦衣府卫的兵马,则一路跟随扈从。

可以说,这就是齐王当着文武群臣的面提出的政治主张,在动摇中间派。

内阁以及五府六部九寺五监的文武官员全部出得衙司,此外还有大批宫婢、内监出了宫苑,相送太上皇的棺椁前往恭陵,队伍庞大,浩浩荡荡。

就在这时,“轰!”

而原本护送着运送棺椁的马车的军士同样一片大乱,茫然不知所措。

待杀散了守卫中军大营的中护军之后,喊杀声在京营营房中响起。

这时,忠顺王陈荣此刻在宗室之列,手里拿着一封圣旨,高声道:“大行皇帝有遗诏,都住手,住手!”

而原本正自慌乱的文武百官,见此一幕,更是心神大惊。

陈泓冷声道:“王爷,不要废话了,送上皇回宫。”

科道原本就是一些地方士绅供养出的读书人,原本就反对新法,这些人不同于朝堂的六部九卿,自重身份,六部九卿不管怎么想,在崇平帝定点关照以后,已经不敢明面上发表反对意见。

不是,父皇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为何还如此淡定?

“父皇,不要逼迫儿臣,如今城中已经在儿臣手里掌控,儿臣不想宗室相残,妄造杀孽。”齐王劝说道。

言罢,嚎啕大哭不止。

陈澄索性也走到近前,身旁左边儿站着齐王府长史窦荣,右边儿则是贾雨村,对上那双审视的严厉目光,道:“父皇,这都是你逼的!当初皇爷爷说过等我长大以后,立为东宫,父皇答应的好好的……”

轰……

整个神京城的百姓也都站在街道上翘首以望,相送大汉的太上皇隆治帝的灵柩最后一程。

如果齐王登基,废除新政,天下或许可以重新恢复太平,至于北面的女真,再行议和就是了。

陈澄面色变幻了下,对着一旁的扈从,也是齐王府闫典军,沉声道:“动手!”

此刻一袭寻常粗布衣衫,头发梳得倒是一丝不苟,坐在书房中,宛如一个老农,手里端起茶盅,轻轻品了一口香茗,面上冰冷如霜。

冲进中军营房所在院落,为首的振威营参将闯入营房,搜寻一通,提着刀,急声道:“谢贼不在营房中。”

忠顺王陈荣面上诧异了下,旋即,心头就有一些警惕。

忠顺王陈荣高高举着圣旨,冷声说道:“大行皇帝遗诏,以齐王陈澄忠孝恪勤,天生英睿,当任大位,天子年迈昏庸,宠信奸佞,已不能理政,为大汉社稷所虑,将皇位传于齐王!”

原本发动叛乱的将校都是一小撮。

而陈澄以及忠顺王父子以及陈泓,看向那坐在龙辇上,头戴白色孝布的中年帝王,心头不由为之悸动莫名。

“唏律律~”

此言一出,诸朝臣听闻齐王所言,面色变幻了下,心神不由震惊莫名。

玉兔西落,金乌东升,不知不觉,就是一夜时间过去。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管家进来,低声说道:“王爷,齐王府派了许典客来,说有要事询问郡王爷。”

齐王更是激动的两侧胖乎乎的脸颊潮红一片,心绪激荡。

另一辆马车上,宋皇后那张丰艳、雍美的玉容之上,同样陷入惶惧之色,转眸看向一旁的端容贵妃,低声道:“妹妹。”

只要将父皇逼迫退位,那天下也就是他的。

只要熬过了今天,等到明天一到,他就是大汉天子,九五之尊,那时候,整个神京都会听从他的号令。

此刻随着科道官员的附和,一些六部侍郎官儿,目光闪了闪,似有意动。

陈泓看向一旁的忠顺王陈荣,道:“父王,你怎么看?”

兵器相撞,发出阵阵尖锐的金铁交鸣声,没有多久,就有士卒惨叫倒地,鲜血汩汩而出,在地面上流淌的到处都是,污染了青石泥板铺就的官道。

齐王:“……”

如韩癀与刑部尚书赵默面色凝重,心神就是一突。

忠顺王陈荣放下茶盅,说道:“机事不密则害成,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否则一旦只言片语泄露,就是塌天之祸。”

窦荣摇了摇头道:“王爷不必惊疑,如果已经察觉出来异常,此刻,锦衣府早就缇骑四处,大索全城,而王府之外早就是锦衣府围拢。”

而周围的一众京营将校同样大惊失色,惶惧不已。

“你问这满朝文武,哪一个愿意拥立一个蠢货?”崇平帝依旧淡漠,语气中满是讥讽。

夜色已深,但书房中却灯火通明,庭院中除了几只蛙鸣,几乎一片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