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宝钗:如今倒像是她眼巴巴求着

晋阳长公主府,后院,厢房之中——

正是午后时分,温煦日光慵懒地照耀在朱红刺绣芙蓉花的帷幔上,金钩映照,熠熠生辉。

贾珩与咸宁公主以及李婵月亲昵、温存了一会儿,互诉相思之情,拉过两人坐在里厢用来休憩的床榻上,看向咸宁公主,问道:“咸宁,金陵这边儿,新政最近进展的可还算顺利?”

因为惦念着晋阳娘俩儿,他这一路来的匆忙,还没有来得及让潇潇从锦衣府搜集情报,也没有提前知会官府。

但要不了多久,两江总督高仲平知道他到了金陵的信儿以后,定然会派人过来递上拜帖。

咸宁公主一袭青色广袖衣裙,云髻之上金色步摇垂落的一根璎珞晃动不止,在窗外日光映照下,少女神情骨秀的脸蛋儿酡红如霞,绮丽亦如花霰。

此刻,柳眉挑起,居高临下地俯瞰那少年,声音如霍家迷踪拳,左右前后飘忽不定:“江苏一省如火如荼,官绅虽有反对,但借着先生这次大胜,应该也差不多,先生这次南下不是要督问新政吗?”

贾珩拉过李婵月的素手,看向彤红了脸颊的少女,温声道:“这次不仅是江苏,还有安徽那边儿,父皇那边儿催的急,要急办新政,今年连番大战,再加上天灾已经扩散至湖广,只怕明年又是大灾之年,新政能早一些推行,朝廷就多了一些抗灾能力。”

嗯,或许还要与李小纨说一声。

就在这时,屋外陈潇清冷的声音传来:“卫国公,长公主寻你。”

原本说着西北战事,帮宝姐姐解决名分问题,但不想又生了变故,让旁人抢了先。

宝钗轻笑了下,问道:“我原也没什么事儿,颦儿、云妹妹怎么都来了。”

这段时间,府中的流言都传出去了,但姐姐却没有得偿所愿,赐婚没有也就罢了,竟是另有其人,难免为之心头郁郁。

贾珩道:“晴雯……”

李婵月娇躯发烫,脸颊酡红,声音微微打着颤儿,细气微微道:“小贾先生,娘亲那边儿应该等急了吧。”

其他人看向那少年,脸上多是现出欣喜。

至于黛玉,这会儿应该在屋里陪宝钗?

宝琴招呼着诸金钗落座。

“珩哥哥。”湘云看向那从抄手游廊进入庭院的蟒服少年,欣喜唤道。

先前他在长公主府上与咸宁还有婵月两个痴缠至傍晚,一诉多日不见的相思,自是少不了联排和叠拼。

其实进去也留不住,他现在的战力,真就是叶问怒吼:我要打十个!

他封为一等国公,离郡王又近了一步,赐婚不赐婚的事儿,她并不急,可那蒙古亲王的女儿,虞国夫人……

刚才一众金钗与丫鬟去探望宝钗之时,晴雯并没有跟着,或者说自从贾珩去了西北打仗,晴雯除了与袭人、紫鹃等众丫鬟玩的较好外,也有些孤零零的。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

此刻,晋阳长公主看向容颜娇媚无比的咸宁公主和眉宇不见愁闷之色的李婵月,心头有数,轻笑道:“都来了,过来吃饭吧。”

“这就过来。”贾珩起得身来,更衣而毕,对着一旁肤如凝脂的少女,说道:“咸宁,你和婵月也起来吧。”

黛玉蹙起似舒还卷的罥烟眉,星眸中蕴着柔波,低声道:“我看邸报上说,他这次要南下了,等他南下,我帮宝姐姐问他。”

就在这时,一个嬷嬷快步进入厅堂,向着正七嘴八舌叙话的众人,道:“宝姑娘,林姑娘,珩大爷回来了。”

伸出小手抚着微涨的小腹,想来要不了多久,她也会有的吧。

近傍晚时分,宝钗坐在一张铺就着软褥的床榻上,手里拿着帕子捂着嘴轻轻咳嗽不止,自进入秋季以后,许是着了凉,一大清早儿,头有些昏沉沉的。

他记得宝钗一向内壮,体弱多病从来与宝钗联系不到一起去。

元春细眉之下,美眸凝睇含情,目光楚楚动人,那张丰丽、白腻的脸蛋儿犹如牡丹花,柔声道:“珩弟,什么时候到的?”

其实也是贾家的“雌竞”环境的外溢效应,让时常过去做客的小郡主,也难免受到一些影响。

湘云苹果圆脸红扑扑的,柔声道:“再是大姑娘,也是珩大哥的云妹妹呀。”

宝钗摇了摇头道:“没事儿,喝了药就好了。”

李婵月:“……”

从当初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及笄少女,可以说,这几年过去,不仅是湘云,其他三春、钗黛也长大了许多。

“先行备战。”贾珩沉吟道。

咸宁公主轻轻“嗯”了一声。

随着“吱呀”一声,贾珩推开房门。

宝钗柳叶细眉之下,水润杏眸嗔恼地看了一眼莺儿,说道:“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