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方晋:原来也不过尔尔!(第4/6页)
总之应了六个字,慢慢来,比较快。
而后,朝西宁府卫将校点了点头,说道:“诸位将军都坐下吧,开始议事。”
贾珩道:“也就这个寨子用得上,在青海追亡逐北,红夷大炮带了也用不上,对了那批手榴弹带上了吧?”
贾珩道:“先不急,消磨掉和硕特蒙古的有生力量,等到时候,我军编练成数队,以五千骑军为一队,自由狩猎。”
因为在茫茫草原和大漠之中,如何寻找水源,确定方向,追击敌军,通过牛羊补充食物,这些真不是汉军所长,弄不好就是李广迷路的结局。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只要汉军攻城受挫,其一定会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进兵,那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
金铉见贾珩坚持,也不好再劝,说道:“那就依卫国公之意。”
“卫国公。”随着军帐中的声音倏然一静,金铉起得身来,近前相迎,面色沉静地看向那蟒服少年,说道:“如今步骑俱至湟源城下,就等卫国公一声令下。”
相比南安郡王领兵前来,彼时金铉全程摸鱼,现在的金铉差不多是将金家的棺材本都拿出来了。
有了行军之图,汉军的调动情况在他眼里就如同透明,到时候埋伏了汉军,他要让卑鄙无耻的卫国公血债血偿!
多尔济见此也放下心来,说道:“既然贤弟有了主意,咱们去宴饮喝酒吧,这会儿有些饿了。”
可以说汉军失去湟源之后,已经没了地利之便,变得相当被动。
愈是这样,愈是打击士气。
青海蒙古诸部原有八万,强行凑一凑大概有十万,但先前两万已经派往了藏地,现在大概就是六万精锐。
领兵将校正是岳讬的副将楞额礼,这位向来以作战勇猛而著称,此刻屯兵一万守卫着寨口,打算以有利地形与汉军死磕。
贾珩道:“岳讬此人十分狡诈,多半会派人去实地查勘,这两条路要符合进兵之道,要真的能够容许五千到一万的骑军进兵。”
多尔济目光欣喜地看向岳讬,语气之中满是期待:“贤弟难道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这是神京军器监在他的指导下,研制而出的最新火器研究成果,土制手榴弹,里面放有铁钉,比着后世的木质手榴弹更为粗糙和简陋。
轰隆隆……
这也是陈汉隆治年间,周王与西宁郡王金铖威慑青海的策略,但湟源仍要夺下,作为粮秣周转中枢。
多尔济见岳讬气定神闲,也有了一些信心。
贾珩此刻骑着马在下方用千里镜,观察着山寨的地形和防御设施,卡住谷口通道的山寨有着一个三四十度左右的仰角,说陡不陡,说平坦也不平坦,荒草茵茵中不少嶙峋山石,这就影响了骑军的冲锋之势,当然双方面临的劣势都是一样的。
每次岳讬兄弟这般神情时,就大胜之势早定,他知道这个。
首先是西宁边军出动八千步卒、京营出动一千骑卒弃马引弓,在京营将校与西宁将校的联合指挥下,试探东峡谷口的兵力布防虚实以及机动力量调度。
此刻,就在这时,忽而心头一寒,只觉被一股杀机锁定,心头一寒,连忙向一旁闪躲而去。
陈潇应了一声,没有多说其他。
兵书有云,以正合,以奇胜。
诸将纷纷点头应是,然后落座下来,与京营将校倒是泾渭分明。
楞额礼见此,也暗暗叫苦不迭,只能张弓搭箭向着一手持盾,一手持雁翎刀的汉军射去。
宁夏原总兵胡魁、侯孝康两将也在军中充为先登,紧张地盯着前方的山寨。
而身后的京营兵马,更是向着山寨冲去,身后的西北边军也紧随其后。
一时间,原本试探攻击的攻势,竟有一鼓作气拿下寨子的气势。
算是补昨天。
说两句吧
说下这个提高粉丝值发言的事儿,其实是懒得说的,懂的人不需解释,不懂的人,就在那恶意揣测,各种诋毁。
本来我是要关评论区的,后来编辑说关了影响不好,我说那就开到三万吧,这样评论的人也就少了,基本应该没有评论了,那样也能清静清静,反而提高码字效率。
昨天感觉终于不那么烦了,心情不错,三更,日更1.7万字,记得是十一点收工,还提前写完了,终于不用看本章说了,可以睡个好觉了,哈哈。
记得上次开五千粉丝值发言,就是从日更八千提高到了日更一万字,码字效率直线提升,然后一直都是日更万字,后来直接卷的历史区纷纷效仿……
当然,现在已经日更万字了,我不可能每天都爆肝。
说说我的考虑。
并不是为了什么提纯粉丝,谁家粉丝结晶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真是蠢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