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贾珩:全军带孝,再征西北(第4/5页)
……
不大一会儿,就见一个穿短打衣衫的年轻小厮小跑过来,行礼道:“老太太。”
贾珩看向剑眉星眸,玉颜幽清的丽人,笑道:“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贾珩想了想,目光看向容颜清丽的少女,说道:“你们教里,有那种慢性毒药没有,给硕讬带上。”
这次骑军是征战主力,等到了西宁以后再让金铉拿出家底,这次要趁着固始汗远征藏地,彻底解决青海诸部的问题。
“血债血偿!”
不大一会儿,柳芳之母孙氏以及石光珠之母郭氏等人,如丧考妣地进得厅堂。
嗯,现在薛姨妈俨然以贾珩岳母自居。
南安太妃闻言,只觉身形一软,面色苍白,背后冷汗不停渗透而出。
潇潇都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女侠气韵,有多让人起心动念。
不好说拖拽,只能说是撵了出来。
节帅大帐之中,人头攒动,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就在崇平帝想要开口之时,女官进入殿中,说道:“太后懿旨,允卫国公所请,南安太妃并孙氏、郭氏等府中女眷,皆褫夺诰命尊号,着内侍省派宫人圈禁至府,教导礼仪,不得外出。”
罗氏在一旁说道:“是啊,这次也不能怪王爷,都怪那贾家人,非要将红衣大炮带走,否则王爷就打赢了。”
这人属狗的,怎么都吃不够。
而锦衣府卫已经去了宫中,禀告贾珩所请。
待诸将稍稍平息下来,贾珩沉声说道:“此次二征西北,以京营骑军为主力,从诸营抽调骑军以谢再义为先锋,领兵五千,先行抵达西宁府城。”
贾珩道:“如果不保存实力,只怕西宁府城也要丢下,那时候局面更难收拾,如今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今和硕特蒙古势大,西宁府时刻都有被图谋之忧,没了西宁的金家,声势必然大不如前,金铉知道利害,会出力的。”
崇平帝听完戴权禀告,眉头紧锁,神色不虞,冷声说道:“南安老太妃领一众诰命前往贾府去闹事?她们还有脸闹事?”
她会帮着他走到那个位置。
贾母叹了一口气,说道:“话是这般说,但也不好轻狂了去。”
薛姨妈白净面皮上挑了挑,说道:“老太太,这是人家欺人在先,怎么也不能怪到我们头上的。”
“奴婢遵旨。”戴权躬身行了一礼,拱手说道。
又是一场大战,跟着珩叔赴西北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崇平十六年七月下旬,汉廷的二征西北拉开轰轰烈烈的帷幕。
“怎么说?”胡氏以及卢氏都将迫不及待的目光,投向那年轻小厮。
……
毕竟是岳母心疼女婿,闻听贾家受委屈,倒也感同身受。
魏王陈然慨然而应道:“子钰放心,我已经派幕僚筹办此事,不知我可否随军前往西宁?”
胡氏闻言面色微变,看向两人,说道:“这不能吧。”
贾母看向那沉着镇定的蟒服少年,说道:“珩哥儿,你是个主意正的,老身年纪大了,我也不好多说其他。”
或者说崇平帝太过心强,不自觉将自己给南安等人绑在了一起。
南安太妃脸色难看,心头也有一些忧惧,急声说道:“老身太妃的封号是太上皇所封,他们凭什么褫夺老身的封号?别搭理那黄口小儿,他不过是吓唬人的。”
贾珩凝眸看向魏王陈然,温声说道:“王爷今为军需官,押运粮秣,自然也要随军从征。”
方才实在是太过丢人现眼,哪怕多留一刻钟,都觉得浑身难受。
南安家自太祖朝定鼎之功,至太宗朝更有拓边逐虏之功,在隆治一朝更是立下不少擎天保驾之功,岂能让小儿给祸害了?
却不等两人说话,南安太妃在罗氏的搀扶下,唤上嬷嬷,先一步登上马车,八宝簪缨马车车轮辚辚转动,没有多久,就消失在宁荣街的尽头。
而侯孝康与马尚两人皆是已经逃至西宁,倒是并无大碍。
崇平帝冷哼一声,道:“恬不知耻!”
端容贵妃道:“陛下,这样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如果她们再去贾府闹事儿,也影响子钰出兵。”
陈潇:“……”
下午时分,贾珩在锦衣府大队缇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前往京营,命亲兵召集一众京营武将议及出兵西北诸项筹备事宜。
陈潇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这口黑锅肯定要结结实实扣在南安等人头上。
他掌权以后,再也不能有这样的国殇了。
卢氏道:“咱们又没有去贾府。”
当然,李信后续也立了一些功劳,但现在就是要彻底终结南安郡王的政治生命。
谢再义、蔡权、董迁等人俱列坐左右,而贾家小将除却一部分前往江南水师,也有两位随着锦衣缇骑一同返回,如贾菖、贾芳等将,目中隐隐见着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