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3/4页)

“如是让东翁领兵去西北,也不会说不胜。”通判吴贤成也唏嘘感慨道:“宫里怎么用了南安这个老迈昏庸之辈。”

太上皇闻言,心头一惊,陡然坐直身子,原本苍老的眼眸精光闪烁,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雍王呢?南安也是老行伍了,何以落得如此大败?”

南洋之地可不止有降头术,还有不少海寇盘踞在海岛,做着大海之上纵横来回的无本生意,有的甚至还是闽浙等地的百姓。

晋阳长公主秀眉蹙紧,美眸盈盈如水。

其实,贾珩搞排列组合,也是迫于客观困难所限,非如此不能雨露均沾,面面俱到。

咸宁公主闻言,幽丽冷艳的脸蛋儿上现出惊喜之色,说道:“婵月,我们去迎迎。”

“就是可惜了六万京营好儿郎,这次京城不知道多少家披麻戴孝呢。”这时,一个老者感叹道。

太上皇原本耷拉的眼皮,忽而睁开,抬眸看向那屏风上由远及近的影子,看向冯太后道:“前殿怎么了?”

咸宁公主抬眸看向那忽而红了脸蛋儿的少女,目光闪了闪,暗道,也没枉她这段时间与妍儿表妹叙说先生的好来。

冯太后轻声道:“他那个女婿,明明打仗好好的,他非要派到江南去推行新政,用已老迈昏庸的南安,南安人老了,不论是精神头儿还是能耐都不如年轻人了。”

众人说着话,进入厅堂之中,贾珩看向端坐在条案后的丽人,轻声说道:“见过长公主殿下。”

他担心卫国公此去,为了给天子出气,又领兵前往西北,如今的大汉连续打了两场战事,不宜再发兵西北。

太上皇皱了皱眉,急声问道:“那雍王呢?”

咸宁公主抿了抿粉唇,清眸之中有些羞意,道:“那先生…好吧。”

此刻的太上皇在后宫一心静养,尚且不知西北已经遭逢大败。

前不久就听他这般说,果然经过这么长时间,西北边事就出了变故。

这本来就是自辽东大败以来,京城百姓最为难熬的一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反战情绪,比如文人墨客作几首闺怨诗。

“表姐夫,你来了。”宋妍玉颊羞红成霞,怯怯地唤了一声。

正念叨着呢,先生就过来了。

高仲平手中拿着邸报,双手都在颤抖,脸色也不好看,道:“十万大军,六万京营精锐,不过几天,就一朝丧尽,就是十万头猪,也够和硕特蒙古抓半个月,这南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冯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谁也没有长前后眼。”

这种凝聚而成的共识,无人诉诸于口,恰恰就是看不清、摸不着的人望。

“已经召咸宁的驸马回京了。”冯太后道。

一家酒楼中,一楼大堂,众人都在喝酒,议论着这场大败。

贾珩这几天让锦衣府带走了南京工部尚书严茂,礼部尚书郝继儒,还是有力地震慑了江南的一众官绅。

晋阳姑母她好像有孩子了,所以,孩子的父亲是谁?

晋阳长公主柳叶细眉之下,美眸笑意盈盈,柔声道:“婵月,让我看看,你最近都学了什么舞蹈?”

晋阳长公主轻声道:“别的本宫就不叮嘱你了,你路上万事小心。”

“你们说这也奇怪,卫国公一领兵,从河南到江南,从江南到塞外,那是连战连捷,这一换上南安郡王,就吃了一场败仗?”

重华宫,殿内

太上皇坐在床榻上,微微闭上眼眸,耳畔响起一个内监的读书声,从回目来看,分明是三国话本其上所载文字。

魏王道:“西北情事紧急,父皇还望不必忧心才是,卫国公这几天就当回京。”

高仲平允文允武,由其领兵前往西北,稳扎稳扎,还真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事。

其实咸宁没有说错,与宋皇后的确有些像,肌肤白皙,眉眼温婉不失灵动、娇憨。

目光瞥见一旁的红裙少女,微笑说道:“妍儿表妹也在。”

金陵,两江总督衙门——

“殿下,卫国公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身形苗秀的女官从外间而来,向着屋内的几人说道。

“母后放心。”端容贵妃轻声说着,与几个宫女相送冯太后离去。

太上皇问道:“今个儿外间的气氛有些怪,前朝生了什么事儿?”

那内监总管停了念诵书本,带着褶子的面皮笑意繁盛地看向太上皇,低声道:“陛下,天色不早了,奴婢伺候您安歇吧。”

“东翁息怒。”

太上皇点了点头,说道:“如是一开始用咸宁的驸马去西北,倒也不会有此番大败了。”

冯太后柔声道:“皇儿,不要再忧心了。”

“兄长,陛下怎么样?”颜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