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晋阳长公主:……终究是委屈了芷儿(第2/4页)

说着,又拿起笺纸,凝神阅读起来。

刚刚都因为直接寻找最终的结果,反而对战事过程没有仔细端详,这会儿拿着笺纸逐字阅读,发现了更多细节。

晋阳长公主玉容倏变,心头一慌,暗道,他怎么还和旁人动手了。

宋皇后也凝神看过去,美眸中涌起一丝关切,说道:“陛下,子玉他为一军主帅,按理说不可轻动,难道战事情况紧急到,需他亲自出手了。”

端容贵妃清冷容颜上,也悄然浮起一些幽思,一颗芳心再次提到嗓子眼。

情况紧急,贾子玉亲自出手,咸宁她就在身边儿,不知遇着什么险没有。

应该不会罢,两军阵前厮杀,子玉应不会让咸宁身处险地。

事到如今,经过兼祧之说,她已不想管着咸宁的亲事,只是咸宁毕竟是小姑娘,非要随着去两军阵前,也实在不像了。

戴权犹豫了下,轻声道:“娘娘,据奴婢所知,贾子玉他原就精通武艺,当初在翠华山,还有京里好几次,都是亲自上阵厮杀,想来并非鲁莽之举。”

当初,率领锦衣府卫士进内务府衙门抓捕忠顺王之党羽,内务府外有一军将拔刀拒捕,为贾珩执兵越马,当场格杀,戴权几是亲眼所见。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子玉为将门之后,武勇过人,朕记得,当初东城三河帮肆虐时,子玉于长街之上,与贼寇血拼,为内卫探事所记述,少年英姿,恍若昨日,这才是我大汉的武勋,不仅具智谋、秉将略,关要时候也要身先士卒。”

以这等谋略、武勇,来日对虏战事,也能大有作为。

其实,这次平乱不仅检验了京营兵马的战力,也给了崇平帝一种信心。

宋皇后玉容欣然,声音婉转动听,说道:“陛下一说,臣妾也想起此事了。”

只是那时,那少年功名不着,还仅仅是提点五城兵马司,如今已是军机辅臣、京营节帅。

端容贵妃妍美玉容上浮起关切之色,清声说道:“陛下,这上面可曾提到止儿?止儿她也有好几天没音讯了。”

说着,将一双清冷晶莹的明眸,凝睇而望崇平帝手中的笺纸。

嗯,半天过去,崇平帝甚至没有想过将手中笺纸拿给几人去阅览。

“上面说,后面军报再详述。”崇平帝面色和缓,轻快说道:“咸宁现在跟着子玉,这两天的军报都是咸宁手书的。”

前几天,飞鸽传书过后,军报走六百里急递送来神京,崇平帝阅览之后,也曾拿给端正容贵妃观瞧。

而贾珩让咸宁公主帮着手书军报的做法,无疑让崇平帝心底深处生出一股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舒适。

不说其他,贾珩领步骑八万,又授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大权,朝廷却并未派以文官和内监监军,当然除却贾珩家卷俱在神京,还有其为军机大臣有关,但将来再领军出征东虏就不好说。

而贾珩让咸宁公主从军,恰好是给崇平帝提供了一个信任锚点,现在还不起眼,等到领兵数十万,与敌国战的时候,再无“王翦”之忧。

端容贵妃叹了一口气,清丽玉容上重又蒙上一层忧色,轻声道:“咸宁她没出过什么远门,昨个儿太后还说,洛阳城那边儿家书传来,咸宁和贾子玉在韩国太夫人府上做客,说让咸宁她留在洛阳,她执意要随军到前线去。”

这几天,韩国太夫人的书信也到了冯太后那边儿,叙说着咸宁公主与贾珩到了洛阳,在冯家住了一晚。

嗯,顺便也是要将自家帮着朝廷平叛大军准备军需辎重的事儿提一嘴。

当然,这些贾珩事后与河南府尹孟锦文,以奏疏陈禀卫、郑两藩不法事时,都提到了冯家。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咸宁去历练历练也好,其实,如果不是魏王刚刚大婚……”

说到最后,意识到不妥,轻轻岔开,不再多言。

宋皇后却闻听崇平帝之言,心头不由一跳,如是让然儿随贾珩一同前往平乱,从而能接触兵事,那可太……

不过,转念就觉得不太可能,陛下一向对兵权把持的紧。

宋皇后压下心头的一丝复杂情绪,笑了笑,柔声说道:“现在乱子平定下来,陛下悬着的心也能彻底放下来了,可将这药膳先吃了。”

说着,端过一旁的药膳,递将过去。

崇平帝接过盛着药膳的瓷碗,轻声说道:“开封府城这般一收复,贼寇就只剩下汝宁府一路,这些还需子玉派兵清剿,还有战后安抚百姓,这个还好说,先前在洛阳追缴了不少米粮,子玉应能处置妥当,不能让这些贼寇侵扰其他诸省。”

因为贾珩清晨向朝廷飞鸽传书时,谢再义的消息还未送到,故而这位天子还不知汝宁府也已经重回朝廷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