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4/4页)
姜欢跟着说:“我到时候多跑几趟,肯定能接着电话。”
姜欢这次就不跟着去了,她到快开学再去。
赵美莲摸摸姜乐的脸:“这脸冰的,赶紧去吧,早点坐上车早点安心。”
姜乐点点头,冲着家里人挥挥手。
赵美莲努力伸长脖子看着,一直到看不到人影,才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抹了抹眼泪:“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娃有本事了,爹娘就难见着了,国庆是这样,欢儿跟幺儿也是。”
姜德不太懂妻子作为母亲的忧伤:“啥呀,娃就去几天就回来了,咋还哭了?”
赵美莲斜楞了他一眼,不想跟姜德说话了。
这次是去几天,那下次呢?就是几个月,以后娃上完学,她咋能狠心把娃还留在这小村子?参加了工作,成了家,一年到头还能见着几次?
姜德挠挠头,连忙跟上赵美莲。
这边一行五个人,姜乐、俞和衷、姜军庆,还有林半雪,以及男知青孙大力。
孙大力有一米七五的样子,身上还有点肌肉,他为人还挺幽默的,说道:“别看我叫大力,其实来坎子村之前,我瘦的跟麻杆一样,后来干农活,干的壮了不少,别说,身体比以前都好了。”
俞和衷看了眼孙大力,伸手搭着姜乐的肩膀,瞥了对方一眼,说话就说话,凑那么近干嘛?
姜乐不自在的动了动,给了俞和衷一个眼神,后者还姜乐一个委屈的眼神,然后默默把胳膊放下去。
姜乐:“……”感觉我很冷漠无情一样。
趁着其他几个人不注意,姜乐偷偷用手指勾了勾俞和衷的手心,后者下意识握紧他的手指。
姜乐甩了甩,没甩开,做贼心虚的看向旁边几个人,见他们都没注意到,松了一口气,扭头瞪俞和衷。
后者捏了捏他的手指,依依不舍地放开。
几人到了镇上的火车站,姜乐发现自己对这个时代是有误解的,他以为出门的人很少,结果没想到小小的火车站,到处都是人。
后面他才知道,这年头出门因为要有介绍信啥的,确实人比较少,可架不住火车也少啊。
就像火车站,除了红旗镇,周围的几个镇都没火车站,他们想坐火车出门,只能来红旗镇。
几个镇坐火车的人加起来,人就显得多了。
那边,姜军庆仗着身高优势,帮五个人买了火车票。
他们商量好的,买的卧铺,这年头火车的速度,连后世火车的一半都没有,去首都,得一天一夜的时间,坐着真的受不了,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坐票,因为便宜。
相比之下,卧铺还好买一些。
火车一个小时后出发,坐一天一夜,刚好赶上白天到。
这年头火车上的限制没那么多,姜乐还看到有带活鸡,活兔子啥的,人声嗡嗡着,有时还伴随着几声咕咕哒,脑袋也跟着嗡嗡的。
原本姜乐对坐火车这事,还有些期待,他穿书前,如果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所以他还没坐过火车,对坐火车这事,还挺新奇。
但此刻,还没坐火车的他觉得,也许没坐过火车,是件好事。
好不容易到时间,上了火车,卧铺的车厢相对来说清净不少。
他们五个买的是挨着的卧铺,姜乐让林半雪先选床铺,林半雪选了左边的上铺。
下铺虽然可以坐着,但其实下铺最不安全,林半雪选上铺是对的。
孙大力选了另一边的上铺,两人都不打算在下面坐着,上了车就躺下了。
姜乐,俞和衷还有姜军庆,就在下铺坐着,他们就买了一个下铺,另外两个床铺都是中铺。
另一个下铺暂时没人。
等火车到了县里,又上了一波人,来了个穿着在这个年代很时尚的青年,对方背着个包,找到了空着的下铺。
姜乐多看了对方一眼,因为对方身上穿着的衣服,那是姜乐设计的。
每次看到有人穿着他设计的衣服,感觉都很新奇。
“诶呦喂,你们认识啊,我一人搁这,多多关照哈。”青年说着话,看起来性格挺外向。
说了几句话,对方就往床铺上一躺,睡觉去了。
到了中午,姜乐他们正准备吃点东西,下铺的青年也醒了,冲着乘务员道:“给我来一份盒饭,再来一瓶水。”
他声音有些大,坐在车厢一角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