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姜军庆回来的时候, 姜国庆的假期还没结束,两兄弟也是见上面了。
这还是姜乐头一次见他二哥哭。
二哥回来后还说了火锅料的事,他这次出车带了火锅料, 不仅张彪, 车队其余的汉子都说这火锅料好,还问姜军庆卖不卖。
姜军庆没给准话,回来跟姜奶奶说。
姜奶奶一听, 就说:“我一个老太婆, 一天天也没啥事, 不就是做个火锅料吗?能做。”
姜欢贴心小棉袄,不放心道:“奶, 你一个人成吗?”
她才听幺儿说, 可能很快就要恢复教育了, 她要去上学, 也帮不了她奶。
姜奶奶说让她想想, 想了半晌道:“要不我叫个老姊妹来一起?”
赵美莲一听, 就懂了:“娘, 你要叫陈婶子吧?”
陈婶子跟姜奶奶年纪差不多大, 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倒是孝顺,可惜嫁的远, 这年头交通不便,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
陈婶子平时跟着儿子过,可惜儿媳是个厉害的, 儿子也是向着他儿媳,陈婶子一天天日子不好过。
陈婶子女儿还说,要把陈婶子带过去跟她一起住, 陈婶子没答应,抹着眼泪说:“我知道闺女孝顺,可咋能真跟着去住,女婿也有爹娘,我住过去算啥?我要是没儿子也就算了,有儿子过去住像啥样?人家不得戳我闺女短处?跟儿子住,他咋混,也给吃给喝,就这么混着过呗,也没多少年活头了。”
陈婶子儿媳儿子确实还没混到克扣吃喝的份上,就是隔三差五的受受气。
姜奶奶点点头:“桂花那儿媳儿子为啥说她?就是嫌她贴补不了家里,她要是能贴补家里,日子也好过一些。”
至于不跟儿媳儿子过,显然不现实。
姜乐听完,觉得可以,不过他还是提醒:“奶,火锅料的配方是你琢磨出来的,这就相当于秘方了,要是陈奶奶跟你一起做,肯定会知道方子,你也没办法防着。”
姜奶奶明白姜乐的意思,让他放心:“我信你陈奶奶,我俩认识也有三四十年了,她不是那样的人。再说,奶做火锅料,能卖出去,是有你二哥这条门路,其他人知道了,最多做着自己吃。”
姜乐一想也是,看来他奶确实已经考虑的挺全面了:“那您就跟陈奶奶说说吧,有个人帮你,没那么累。”
家里其他人也没啥意见,不过得在后院里盘个锅灶,以后专门用来炒火锅料,后院是砖墙,除非有人趴墙上看,不然也不知道她们在干啥。
盘锅灶这事简单,姜德说:“咱之前盘炕还剩了些砖,我跟国庆军庆一会儿就弄好了。”
姜乐又怕姜奶奶累着,毕竟也六十多了。
姜奶奶说:“我一天天闲着也心慌,有点事干也挺好,炒的时候一次少点,累不着。”
赵美莲说:“下了工我跟你爹帮忙,重活不让你奶她们干。”
姜乐这么一听,就放心了,而且火锅料买一次得隔段时间吧,也不至于天天需要炒料。
隔三差五忙一天,也还好。
一家人把该商量的都商量好了,姜奶奶就去了陈桂花家,村里人家平时大门都是敞开的,她进去,就听到陈桂花的儿媳又在嘟嘟囔囔的说些啥。
陈桂花已经习惯了,全当没听见。
姜奶奶进去特地扬声喊了一声:“桂花。”
果然,陈桂花的儿媳立刻没声了。
姜奶奶在陈桂花身边坐下:“桂花,我跟你说个事,你看成不成。”
陈桂花跟姜奶奶差不多大年纪,但明显比姜奶奶苍老一些,跟红光满面的姜奶奶精神气看着都不一样。
其实姜奶奶平时也忙活,但是两人处的环境不一样,心境也肯定不同。
姜奶奶在心里叹了口气,就把事情说了,陈桂花听完,说:“就给你帮帮忙,咋还能要工钱。”
陈桂花儿媳在里面竖着耳朵听,听到这话,没忍住出来了,她婆婆就是个傻的,干活咋能不要工钱?那还不如在家给自己家干。
姜奶奶见陈桂花儿媳出来,当没看见,说:“咋能不给你工钱,又不是帮一天两天,我做那个料,也是我家国庆要,要得多,有的忙活。”
姜奶奶没说这是用来赚钱的,她相信陈桂花,可不相信陈桂花儿媳。
陈桂花听完,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她儿媳妇就先说:“娘,我觉得春花婶子说的对,你要是不要工钱,春花婶子得不好意思了。”
陈桂花哪里不知道儿媳在想啥,她歉意的看向姜奶奶。
姜奶奶道:“一天给你算三毛,这活不算轻,但我儿媳儿子下了工会过来帮忙干,咱俩也不用干多重的活,工钱先这么定。”
陈桂花儿媳一听,眼睛都瞪大了,一天三毛,一个月就是九块,国营厂刚进厂的工人,一个月才十五呢,而且人家还是年轻人,陈桂花一个老太太,这个价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