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4页)
赵美莲坐在车子后座,扭头看着远处身体佝偻的父母,一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她才收回目光。
姜乐感受到她的沉默,说道:“娘,等咱忙完这阵了,再来外婆家。”
赵美莲听完,心里那点难过少了不少,她说:“好。”
姜乐脚下用力,带着凉意的风划过脸颊,冰冰凉凉的,有点舒服,他抬头看了眼,这时候的天这么很蓝。
——
农忙时节,农人的进程总是很快,玉米很快就剥好了皮,晾晒在晒场上,一片金灿灿的,看着就喜人。
地里也没停下忙碌,他们得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麦种下去,现在村里一切的事,都得给小麦让路。
明明生产工具落后,可架不住这时候的人勤劳,地里一天一个样。
这期间口蘑又成熟了一茬,姜军庆还没走,姜乐拉着他和姜欢,把口蘑采摘了,去给秦任华送去。
由于口蘑产量高,以至于卖出去将近五百斤,结果估摸着还能剩两三百斤。
能卖出去那么多,姜乐觉得已经很好了,所以对此持乐观态度,也就是这年头不让做生意,不然口蘑肯定不愁卖。
姜乐想了想,干脆决定去一趟黑市,因为有瓜瓜可以让他暂时存放口蘑,所以他并不担心被抓。
公安要抓,也只会抓售卖东西的人,一般不会抓买家,到时候公安来了,他把口蘑放到瓜瓜那里存着,伪装成买家就行。
既然要用到瓜瓜,那肯定不能让谁跟他一起去,所以姜乐只自己一个人去。
他一次去也不多带,带个三四十斤的,不然目标太大,突然不见会让人察觉到不对劲。
而且带的少,他可以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比推着架子车轻松。
第一次去,姜乐拿着罐头瓶子装了一瓶口蘑做的菜,还是口蘑炒辣椒,然后把背篓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一路骑到镇上。
自行车他暂时放在三哥家,然后背着背篓去黑市,第二次来,姜乐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这里说是黑市,其实就是卖一些普通的东西,因为这年头不让做生意,这里才成了黑市。
姜乐背着背篓,也没找地方坐,而是拿着罐头瓶子,找目标买家,那些明显是来买东西的,姜乐就走过去,问对方买不买口蘑,可以先尝尝。
其他卖东西的人总是左看看右看看的,弄得姜乐都有些紧张了。
瓜瓜让他放松:【宿主放心吧,本系统帮你警戒着呢!相信本系统!】
姜乐:【嗯嗯!】
免费品尝这种好事,大部分人都挺乐意的,然后一尝,就发现上当了,这也太好吃了,忍不住就想买一点。
有人就问了:“这菇真是这个味?”这人是害怕他加了别的东西。
姜乐笑的一脸单纯,看着就不像会骗人的样子:“您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少买一点,回头尝尝要是好吃,再找我来买。”
这人想了想,最后买了一斤,一块二能吃到一斤菇,怎么着也算是占了便宜了。
口蘑卖的很顺利,姜乐一罐子的口蘑连带着辣椒都让尝完后,背篓里的四十来斤口蘑也卖完了。
姜乐没急着点钱,先离开黑市,去国营饭店买了个韭菜盒子垫一垫,然后才去三哥家骑自行车。
再来黑市的时候,姜乐一过来,就发现有人找来了,都是要买口蘑的,一人几斤几斤的要,姜乐那一罐口蘑还没打开呢,就把口蘑卖完了。
就这么来了几次,姜乐卖出去二百八十多斤口蘑,家里剩的也不多了,大概五六十斤的样子。
剩下的他们不打算卖了,晒干,一部分留着自家冬天吃,一部分送人。
姜乐这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姑姑呢,只不过嫁的比较远。
姜奶奶对这个闺女倒是没太操心,虽然嫁的远,一年到头见不上一面,但闺女嫁给了工人,在县城生活,日子过得不错。
闺女也有了正式工作,加上离得远,所以一年到头不怎么回来。
“你姑昨天往队里打了电话,说给寄了东西,估摸着快到了。”姜奶奶说。
队里有个电话,平时村里的人在外地的亲戚,要是有事,就会打电话过来,打过来先说是谁谁谁家的谁,说完,挂了电话,等把人叫来,再打电话。
不过用队里的电话也是要交钱的,按时间算,所以除非有急事,或者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打电话。
姜乐点点头,说自己要是去镇上的话,会注意。
姜奶奶又让他过来,来她屋里一趟。
姜乐奇怪:“奶,有啥事?”
姜奶奶不说,只让他过来。
姜乐只好跟着她进了房间,然后就见他奶把大箱子打开,在里面的被子下面,掏出一个铁盒子,她打开铁盒子,里面放了一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