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5页)
众人:“……”艹,论马屁,还得是贵妃,怪不得她荣宠不衰,这马屁拍得叫人叹为观止。
太后觉得方荷这提议简直是说到了她心坎上。
她同样不想世人就如此忘记姑姑,也愿意让更多人知道姑姑这一生对大清的奉献。
她看了眼表情不明的康熙,“贵妃说得有道理,只是……这祭祀乃是皇家之事,姑姑也不愿看到皇帝劳师动众,只为祭奠她。”
康熙似笑非笑看向方荷,这戏台子搭好了,却不是给他唱戏的。
即便众人都看着自己,康熙却也没有抢自家胭脂虎风头的意思。
“贵妃可是有主意了?”
方荷给康熙一个‘棒棒’的眼神,笑着抚掌:“咱们要缅怀太皇太后,自然不能违了老祖宗的初衷。”
“倒是巧了,京中如今不是起了三十座女子学堂?”
胤礽猛地抬起头,眼神瞬生波澜,贵妃一直对外头的打油诗和脏水没反应,是在这里等着呢!
他用力攥紧手心,听着方荷脆生生道:“臣妾让人整理了太皇太后语录,您可以令咱们满蒙汉八旗的秀女乃至天下女子,都承老祖宗遗志,学一学太皇太后的教诲。”
“哪怕她们能学到老祖宗所学的万分之一,咱们大清儿郎可就不用愁后宅不宁咯!”
“往后每年四月进行考核,得了成绩再呈送老祖宗梓宫前,以慰她在天之灵。”
胤礽垂眸,遮住眸底戾色,他还是小瞧了这女人的手段。
太后听得直点头,眼神越来越亮,顺着方荷的话点头,笑问其他人。
“你们觉得如何?”
被问的人:“……”那他们还能说不好?
谁敢说不想缅怀太皇太后,还是敢说自己不愿意承太皇太后遗志?
听着众人纷纷附和,太后满意地点头,“好,今儿个就叫人传哀家懿旨,正好秀女初选也结束了,便让她们都去女子学堂进学女六艺,缅怀太皇太后生平。”
“也好叫她们多跟皇额娘学一学,如此也不负皇额娘曾经对她们的期许。”
她看向康熙:“要哀家说,不如这复选和终选就在女学里办,也算是贵妃说的周年祭,如此也不必大费周折,只叫过了终选的秀女给皇额娘添些香火就是了。”
康熙笑着点头:“皇额娘这提议好,回头朕就叫礼部和户部、藩司拟个章程出来。”
方荷又笑着开口说:“太后娘娘,皇上,此事若是只劳烦礼部、户部和藩司,只怕会给朝廷添麻烦,而且女学里都是女子,若是让他们来安排,少不得会有不便。”
“不如请些德高望重的外命妇,并宫中妃嫔一起,为女学的女子们做先生?臣妾想着,再没有人比她们更了解太皇太后了。”
本还因为要让家里的女孩儿出去进学一事皱眉的老福晋们,眸底迅速转变为喜色。
如果她们能把这件事办好,不但能成为各家女眷的先生,还能得到宫里的关注和赞誉。
等这些秀女们嫁了人,往后不管是在京中还是外地,往后家里的关系网可就广了。
甚至很多原本插不上手的事儿,指不定都有了门路。
对权贵们而言,黄白之物和眼前的利益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他们重名声,图的就是能让家族荣光延续的人脉啊!
她们立刻就附和起方荷的话来,没口子地夸赞方荷深明大义。
太后又看康熙。
康熙思忖片刻,笑道:“还是着礼部和顺天府牵头,至于这女学内的章程,就由贵妃上表给朕章程,朕再思量看看。”
胤礽面沉如水,汗阿玛说思量,那就是允了。
方荷这突如其来的一招,倒叫他先前泼出去的脏水有些骑虎难下了。
但凡懿旨一出,百姓们乃至权贵们,谁都不会再觉得女学是污秽之地,甚至会钻尖了脑袋往女学挤。
方荷将进女学的意义拔得如此之高,进女学的女子身份也低不了,都不是傻子,自然都想要人脉。
他都得叫索额图立刻将所有安排好的脏水收回来,扫干净尾巴,免得被人发现了,以对太皇太后的大不敬为由做文章。
贵妃这招够狠的!
胤礽心里冷笑,就算贵妃在宫里能兴风作浪,出了宫,她想要就此扬名,仍是做梦!
到了晚间,方荷先去哄睡了因为清点贺礼格外兴奋的啾啾和二宝,回到寝殿,就见康熙在翻看她放在矮几上的计划书。
这还是她总跟耿舒宁一起,看多了耿舒宁的方案,再根据自己在酒店内做的工作日志,改出来的执行细则。
听到方荷进来的声音,康熙抬起头,眼神如刚认识方荷一般。
他心底的疑惑越来越重,藏不住,也不想藏。
“果果,你到底是谁?”